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教案【含教材分析、教法学完整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教案【含教材分析、教法学完整版.pdf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教案【含教材分析、教法学完整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这篇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这一段有四句话,写出了小学的特点: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这是一座团结的学校,这里的生活幸福美好。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小学开始上课了。“当,当当!……”象声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大青树下悠悠不断的古老的钟声,这钟声把我们带进了欢快的课堂。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本段赞美了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它们也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第4自然段:讲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这段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4.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重点)3.学习第1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重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并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师: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里呀?(生: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去认识一群不同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2.师: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自己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标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正音、巩固。(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生字、新词。)3.指导学生书写课后会写字。(着重指导“晨”“绒”“装”“静”的写法,并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三、再读课文,发现校园美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2.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3.学习反馈(填空):课文先写(“我”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里)看到的景象,再写(上课时和下课时)的情景,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