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2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主要内容一、电动机连续运行PLC控制一、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线路功能分析:(1)当接通三相电源时,电动机M不转;(2)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时,电动机M连续运转(3)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电动机M停转二、基础知识软继电器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能流如上图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Flow)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利用能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图a中可能有两个方向的能流流过触点5(经过触点1、5、4或经过触点3、5、2),这不符合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的原则,因此应改为图b所示的梯形图。母线梯形图的逻辑解算三、位逻辑指令2)输出继电器(输出映像寄存器):Q3)辅助继电器:M1.逻辑取(装载)及线圈驱动指令LD(load):常开触点逻辑运算的开始。LDN(loadnot):常闭触点逻辑运算的开始=(OUT):线圈驱动指令。2.触点串联指令A/AN指令A(And):与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开触点。AN(Andnot):与非操作,表示串联连接单个常闭触点。3.触点并联指令:O(Or)/ON(Ornot)O:或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开触点。ON:或非操作,表示并联连接一个常闭触点。网络1LDI0.0OI0.1ONM0.0=Q0.0置位/复位指令S/R对于置位指令(S),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态置“1”,即使RLO又变为“0”,输出仍保持为“1”;若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保持不变。只有复位指令(R)才能把它变为零对于复位(R)操作,一旦RLO为“1”,则操作数的状态置“0”,即使RLO又变为“0”,输出仍保持为“0”;若RLO为“0”,则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保持不变。网络1LDI0.0SQ0.0,1网络2LDI0.1RQ0.0,1RS和SR触发器RS触发器指令的真值表起动保持停止电路(起保停电路)四、梯形图的基本绘制规则梯形图的编程规则PLC使用与继电器电路图极为相似梯形图语言。根据控制继电器的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是系统升级改造和学习PLC梯形图编程的比较实用的方法。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将它改为PLC控制时,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可以将PLC想象成是一个控制箱,其外部接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线路图”,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PLC控制系统。基本方法基本方法③选择PLC的CPU模块型号、电源模块和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对硬件进行组态和安装位置。④确定PLC各数字量输入信号与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④确定PLC各数字量输入信号与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④确定PLC各数字量输入信号与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⑤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存储器和定时器、计数器的地址。基本方法注意事项顺序控制②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②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③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以设置中间单元,即用该电路来控制某存储位,在各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其常开触点。这种中间元件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控制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故,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PLC晶体管输出一般只能驱动额定电压24V的直流负载,如果系统原来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为380V或220V的线圈,应设置外部中间继电器。启动STEP7MicroWin4.0,建立项目“电动机起停控制”,输入控制梯形图。输入的地址为“I”开头,加上PLC面板上的编号。如:连接的输入端子为“0.3”,地址就是“I0.3”;输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