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在物业竣工验收合格后,物业管理企业于业主入住之前,对物业进行承接查验。在条件具备或物业管理企业早期介入充分、预备充足时,物业的承接查验也可以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进行查验之后将发现的问题提交建设单位处理,然后同建设单位进行物业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2.物业的承接查验是一项技术难度高、专业性强、对日后的管理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技术性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查验前就应承接物业的类型、特点,与建设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各自确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计划。物业管理企业制订承接查验实施方案,能够让承接查验工作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3.与建设单位确定承接查验的日期、进度安排;要求建设单位在承接查验之前提供移交物业具体清单、建筑图纸、相关单项或综合验收证实材料;派出技术人员到物业现场了解情况,为承接查验做好预备工作。资料预备:在物业的承接查验中,应做必要的查验记录,在正式开展承接查验工作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资料预备工作,制订查验工作流程和记录表格。4.工作流程一般有《物业承接查验工作流程》、《物业查验的内容及方法》、《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等;承接查验的常用记录表格有《工作联络登记表》、《物业承接查验记录表》、《物业工程质量问题统计表》等。5.设备、工具预备:在物业承接查验中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检验方法来查验承接物业的质量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预备好所需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6.物业资料在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时,物业管理企业应接收查验下列资料: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7.物业共用部位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应对物业共用部位进行查验。主要内容包括:主体结构及外墙、屋面;共用部位楼面、地面、内墙面、天花、门窗;公共卫生间、阳台;公共走廊、楼道及其扶手、护栏等。8.共用设施设备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各种物业配置的设备不尽相同,共用设施设备承接查验的主要内容有:低压配电设施,柴油发电机组,电气照明,插座装置,防雷与接地,给水排水、电梯,消防水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运系统,排烟送风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采暖和空调等。9.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绿化分为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物业的园林植物一般有花卉、树木、草坪、绿篱、花坛等,无林建筑主要有小品、花架、园廊等。这些均是园林绿化的查验内容。10.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物业其他公共配套设施查验的主要内容有:物业大门、值班岗亭、围墙、道路、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停车场、游泳池、运动场地、物业标识、垃圾屋及中转站、休闲娱乐设施、信报箱等。11.物业查验的方式:承接查验不同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竣工验收,是在物业建设单位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对建设单位移交的物业资料,有关单项验收报告,以及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园林绿化工程和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合格证实材料,对物业公共部位配套功能设施是否按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完成等进行核对查验。12承接查验还应对设施设备进行调拭和试运行,还应督促建设单位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查验的相关资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物业管理企业主要是进行必要的复核。物业管理企业应督促建设单位尽快安排验收。建设单位无法提供相关合格证实材料,物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重大工程缺陷,影响物业正常使用人,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拒绝承接物业。13.物业管理的承接查验主要以核对的方式进行,在现场检查、设备等情况下还可采用观感查验、使用查验、检测查验和试验查验等具体方法进行检查。14.观感查验:观感查验是对查验对象外观的检查,一般采取目视、触摸等方法进行。15.使用查验:使用查验是通过启用设施或设备来直接检验被检查对象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功能,以直观地了解其符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16.检测查验:检测查验通过运用仪器、仪表、工具等对检测对象进行测量,以检测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17.试验查验:试验查验通过必要的试验方法测试相关设施设备的性能。18.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发生物业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违反规范造成的设计缺陷;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或施工工艺不合理甚至偷工减料;验收检查不细、把关不严;建材质量不合格;建设单位管理不善;气候、环境、自然灾难等其他原因。19.对于承接查验中所发现的问题,一般的处理程序。收集整理存在问题收集所有的《物业查验记录表》;对《物业查验记录表》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将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登记造表;将整理好的工程质量问题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并办理确认手续。处理方法工程质量问题整理出来之后,由建设单位提出处理方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