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贪污腐败原因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乾隆朝贪污腐败原因研究综述.doc

乾隆朝贪污腐败原因研究综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乾隆朝贪污腐败原因研究综述[摘要]:官吏的贪污腐败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即使是在盛世时期也不例外,而乾隆朝的贪污腐败更是严重,这一时期的贪污腐败范围之广,手段之奇,程度之深,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也极具代表性。有关乾隆朝的贪污腐败的研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近十五年来,有关其特点,影响,手段,尤其是有关原因的研究有了巨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有关其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关键字]:乾隆朝;贪污腐败;原因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强盛发展时期,尤其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但到乾隆后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贪污腐败更是严重。而有关乾隆时期尤其是中后期的贪污腐败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近十年来取得一些成就,笔者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查询到相关论文大约10篇,相关期刊20多篇由于资源有限只能查到这些,而有关其专业性的著作还没有。笔者从相关书目和文章可以总结其观点,可以看出乾隆朝贪污腐败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体,不仅有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尤其是制度的原因是近十多年研究的重点,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在现有资料上对其进行总结再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乾隆朝贪污腐败的原因。一、经济因素有关乾隆朝腐原因问题的研究有学者从经济角度出发,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以得知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就有学者指出经济的繁荣是滋生腐败的土壤。李瑞芳就支持这一观点她指出:“康乾盛世时期,特别是乾隆时期的经济繁荣为滋生贪污提供了沃壤。”[1]和她有同样观点的是曹松林他也提出“经济发展转变时期是滋生贪污的肥沃土壤。”[2]因为乾隆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到了顶峰,生产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国库资金储备雄厚,国力强盛。政府就有了更多的钱来修筑工程,拨款用十万两甚至百万两来计算,官员们也就有了充足的银子经过他们的手,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也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再加上大地主大商人,为取得权利的庇护,他们舍得把大把的钱贿赂官员,这样不少官员就抵制不住诱惑,起了贪心这就为贪污腐败提供了可能。二、政治因素(一)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君主专制制度有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不少学者都把目光投向这里,他们提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导致贪污腐败的主要根源之一。其中主要就有赵伯陶、李瑞芳、殷琦、王雄军等。其中赵伯陶指出“从根本上讲,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吏的贪污腐化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3]王雄军也指出”君主专制制度是腐败的根源”[9],君主专制制度排斥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使得民众成为顺民,他们在政治中处于被动状态,也就失去了监督官吏的能力和责任感而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这就使得有关司法,政治,人事,财政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具有特别大的权力,很多时候他无法顾及到全部,这就是那些贪官污吏有空可钻,这就使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导致了贪污腐败的横行。李瑞芳[1]还进一步指出乾隆中后期的贪污不绝的主要原因来自政治体制上的弊端。尤其清代皇权不断的强化,达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督抚对下属的权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不受约束的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个地方的督抚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知府,知县也是他说管辖地方的土皇帝,当他们贪赃枉法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给予约束,这就为其贪污提供了便利。有关君主专制制度导致贪污腐败的研究取得了定的成绩,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二)“低薪”腐败对于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学者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官员的俸禄低微,所以好多时候就得自己掏腰包这就势必促使官员贪污纳贿,搜刮百姓。卜照晶在其文章指出了低薪制度在中国古代是很普遍的现象,极大地推动了官员的贪污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冯佐哲[7]也在《和珅评传》中提到清朝官员的薪俸较低,许多官员除去日常必要的生活开支,所剩无几,有的官员甚至刚上任的前几年,还要自己补贴。而且地方官员的许多办公费用,不能从政府得到补贴,因此贪污行贿之事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官吏们的贪污腐化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产物。“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若督抚势必取之于下属,所以禁贪而愈贪也。夫初任不得以略贪赃,赖赃以足日用,及日久赃多,自知罪已莫道赎,反恣大贪。下官贿以塞上司之口,上司受赃以庇下官之贪,上下相蒙,打成一片。”[5]明清之际的学者顾炎武也指出清代腐败的原因是低薪造成的“今日贪取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6]由此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对低俸导致贪污腐败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三)议罪银“议罪银”是乾隆朝中叶逐渐形成的对督抚大员因过失,自认缴银的惩罚制度。缴银数额巨大,督抚大员通过认缴银两的方式来避免革职问罪,这就使清代的法制受到抵毁,也是导致乾隆朝督抚侵贪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