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淞沪会战国民革命军的一个机枪阵地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积极推动国共合作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115师缴获的部分军需物3.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至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四,这是最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前,英国首相对墨索里尼说:“应该有如一位夫人,夫人是喜欢男人积极进攻的,但一定要保守秘密,因此,你们的行动要讲究些策略,我们是不会干涉的。”材料五: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三、西班牙内战2.国际对西班牙内战的反应A.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B.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以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方。(但目的未达到,后来西班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C.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控制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其殖民地的联系。D.把西班牙变为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材料一: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我们“指望出现一个友好或中立的西班牙。如果那里建立了一个共产党或法西斯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保有通过地中海或取道大西洋的交通安全了,这是实行不干涉政策的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无论哪一方获胜,我们的前景都必然是令人不安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直布罗陀的最终地位问题”。1、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实质是什么?(2)英法美等大国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3)世界进步人士热烈支持4、结果:中国人民也非常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在参加国际纵队志愿军中,有100多名中国人,他们大多是侨居欧美各国的华工,其中多半是共产党员。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同志还送了一面锦旗给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上面写着:“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这面锦旗一直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在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中遭致失败?有人认为,西班牙战争是“小二战”或“二战的彩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原因1.对外扩张是法西斯国家的既定政策,它们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好了(有)充分的准备,而被侵略国家则往往不够重视,受到侵略后大多是被动应对。2.法西斯侵略往往是突然发动进攻,令被侵略国家防不胜防。3.法西斯国家属于较为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而被侵略国家一般是落后国家,实力远不如法西斯国家,有的在作战中仍用原始的大刀、长矛对付法西斯国家的坦克、大炮等现代化武器。4.当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时,有的被侵略国家并没有一致对外,有的国家的统治者向法西斯势力妥协。5.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对外侵略的军事同盟,而被侵略国家大都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战线。6.法西斯势力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而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疯狂的对外扩张却麻木不仁,对其采取了纵容姑息的态度。四、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希特勒英法美绥靖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的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的。——皮雷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材料二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是,当务之急的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团结。——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导致的结果如何?(2)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的和首要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