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计划新版多篇【摘要】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计划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计划篇1一.工作目标1.学习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把握新课程变化,继续深入实践新课程理念。2.以课堂为抓手,在观、评、议课中提升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3.积极参与活动,拓展视野,获得发展。二.工作内容(一)个人读书1.学习20xx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领悟《课程标准》变化原因,知晓课程的变化。完成一篇学习心得文章。2.学习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完成教育案例5篇(二)听评课1.听评课的对象以本校教师为主,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2.每次听课后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本。(三)参与小组集中研修1.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做好相关工作。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并结合本组的具体实际开展教学研究。3.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不断积累课改工作经验。4.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6.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四)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总结主题:针对个人在岗研修的情况及收获或问题、困惑,谈自己的体会、思考。三.学习形式1.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努力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2.创新集体备课,利用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案。3.深化反思型教研活动,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课前和课后的反思。4.每周做一次教后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随笔,每学期上一节公开教学研讨课。5、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计划篇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怎样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呢?——答案是读书。读书可以增长教育智慧,使教师的思维拓宽。提升师德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作为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想,每天挤出半小时来读书,应该不会有问题。我的读书口号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相信通过努力,书中的阳光会照亮我的心灵,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伴吧!一、指导思想: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二、读书目标:1、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三、主要措施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2、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抓住培训、听课、等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四、读书安排:1、经典阅读:《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2、每月必读:《小学科学》、《吉林教育》、《动植物百科大全》等。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计划篇3一、指导思想:在我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