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教案)-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pdf

18文言文二则(教案)-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8《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18《囊萤夜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囊萤夜读给你的启示。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囊萤夜读给你的启示。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刻苦学习的人物故事?(预设: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这里的主人公也像他们一样,刻苦努力。2.板书课题,你知道“囊萤夜读”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2)读通顺,会断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恭”的读音,“囊”的写法。(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恭勤、博学多通、囊”等词的意思。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前一句:1)引导学生理解“恭勤、通”等词的意思。2)主人公车胤是个什么样的人?3)他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对你有何启发?4)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预设: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后一句:1)指名交流“囊、照书、夜以继日”等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预设: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3)车胤的家庭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家庭条件,他是怎么读书的呢?4)当你的家中停电的时候,你的表现是什么样的?5.同桌互说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更准确。三.三读古文,体会道理。1.同学们,理解了古文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文,细细体会,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学生自读并体会。3.同桌交流收获。4.全班交流。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恶劣,都要刻苦学习。5.你身边是否有刻苦学习的学生呢?说一说。5.再读古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熟读成诵。6.练习背诵。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囊萤夜读》这篇古文,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了古文的含义,也明白了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恶劣,都要刻苦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的时光,刻苦学习,成为一个博学有用的人。六.作业1.背诵这篇古文。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刻苦学习的故事,课后交流。七.板书囊萤夜读车胤家贫练囊夜读刻苦努力18《铁杵成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铁杵成针给你的启示。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铁杵成针给你的启示。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毅力的成语呢?(水滴石穿、锲而不舍······)同学们的课外积累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有关坚持的故事《铁杵成针》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事吧。2.板书课题,你知道“铁杵成针”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2)读通顺,会断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杵”的读音,“媪”的写法。(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