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吃****春晓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文《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古文《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文《逍遥游》教学设计古文《逍遥游》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够结合课文注释以及工具书独立通读全文,基本疏通文意。二、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体会本文想象奇特,设譬取喻,说理透彻的特点,通过初步鉴赏,领略《庄子》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三、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辨证地看待庄子“绝对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教学分析和准备】一、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一、二2、难点:目标三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的“聚焦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获得并丰富对“逍遥游”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欲望,使他们相互切磋,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领悟。【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诵读感知——经典心得——交流拓展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疏通文意一、问题情境,激趣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逍遥游》,作者庄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媒体显示庄子画像)。我们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处士横议,他们试图在乱世建立不朽的功业,百家争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治国的方略。但是,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最为特别,他拒绝权势媒聘将时世冷眼看穿。讲“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拒绝诱惑的内力?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二、反复诵读,疏通文意(一)对照注释默读全文(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时间:5分钟)PPT提示读音:鲲(kūn)鹏抟(tuán)齐谐(xié)坳(ào)堂迁徙(xǐ)北冥(mínɡ)夭阏(è)沮(jǔ)丧榆枋(fānɡ)斥鴳(yàn)舂(chōnɡ)米晦朔(shuò)泠(línɡ)然蓬蒿(hāo)翱(áo)翔恶(wū)乎待哉穷发(fà)之北知(zhì)效一官决(xuè)起而飞数数(shuò)然蟪(huì)蜩(tiáo)(二)学生朗读《逍遥游》(要求:读准字音、合理断句;时间:3分钟)(三)评点(时间:3-5分钟)(四)老师或学生范读(要求:勾画不解不解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道理;时间:3分钟),体会谁读得更有情味?(五)讨论交流(要求:疏通文意、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记录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间:5分钟)(六)课堂练习:媒体显示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附:1、通假现象:(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餐而反(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2、虚词、实词(1)怒而飞(怒:奋发)(2)志怪者也(志:记载)(3)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4)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5)之九万里(之:到……去)(6)之二虫(之:这)(7)众人匹之(匹:相比)(8)彼且奚适(奚:哪里)(9)是鸟也(是:这)(10)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11)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12)而后乃今陪风(陪:凭)(13)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14)适百里(适:往)(15)以久特闻(特:独)(16)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17)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3、词类活用(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4、古今异义词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