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_.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百家争鸣_.ppt

百家争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明清王朝完。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简表一“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及原因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意义二、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产生1、孔子的思想(春秋)2、孟子的思想(战国)3、荀子的思想(战国)注:以上是本节重点!一、“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2005年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纪念孔子2555年诞辰公祭大典2004年10月28日《孔子文化展》在巴黎吉美博物馆拉开帷幕。思考讨论: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世界文化遗产)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间。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知识点1、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问题4:何为“礼”?B、孔子的教育思想连连看二、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产生2.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3.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思想比较练: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的继承人,但又有很大的分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孟子主张“性本善”,施行仁政②荀子主张“性本恶”,施政用“仁义”“王道”③孟子和荀子的分歧在于“人性论”的截然相反④荀子主张除“礼治”、“德治”外,还提倡“法治”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儒家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观点:诸子百家思想带有浓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诸子百家的阶级性牛刀小试(2010年全国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复习,你记得了吗?《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从20世纪70年代末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必修书开始,《孙子兵法》在美国军事院校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学中渐成普及之势。目前,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学派老庄之学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材料二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材料一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2)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评价材料二观点。(三)老子的历史地位(影响)庄子及其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齐物”)。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代表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法家的政治实践(自主阅读)(2)商鞅变法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课堂探究2: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课堂探究3墨家的主张“百家争鸣”的意义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