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愤》教学设计《书愤》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书愤》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古诗“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构思和反衬的手法。2.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题能力。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教学设想1.以《蜀相》《书愤》两首诗歌为文本,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3.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含英咀华二.新课导入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他用嘶哑的歌喉和着血泪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诗中圣哲。他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情痴,也是南宋小王朝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曾经空有补天之志,却长恨报国无门。(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语言应尽可能有张力,富有诗意和哲理。)【板书】杜甫陆游三.走近杜甫、陆游(了解生平是知人论世的前提)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漂泊夔州——客死湘江陆游(放翁):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板书】蜀相书愤四.披文入情,探讨文本整体感知【诵读】先读《蜀相》,后读《书愤》。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意境。《蜀相》抒发的'是追怀叹惋的心情。《书愤》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文本探究】1.一个标题——《蜀相》;2.两个“诗眼”——“寻”“愤”;3.三个人物——杜甫、陆游与诸葛亮(删繁就简,以此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同时为下个环节铺垫。)五.问题延伸从杜甫、陆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该课案设计的中心问题。选修与必修是否应该有区别?如何区别?)六.课堂检测(通过示例,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答题能力和技巧)怎样理解《蜀相》颔联中“自”、“空”二字的意蕴?并尝试比较《蜀相》和《书愤》中的“空”字的运用。七.课后作业(巩固)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书愤》教学设计2一、导入:回顾《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二、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三、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解题:书: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五、诵读:1、聆听诵读。(多媒体)2、学生自由朗读。3、全班同学齐诵。六、诗歌鉴赏:1、学生逐句理解,教师小结。⑴首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⑵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提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他诗句吗?明确:白描手法,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⑶颈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