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1436页.pdf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DF 页数:1435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子书-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1436页.pdf

电子书-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1436页.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黄卫伟等编著中信出版社企业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能存活下来。华为的董事会明确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以其利益相关者(员工、政府、供应商……)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驱动员工努力奋斗。在此基础上,构筑华为的生存。——任正非目录代序上篇:扩张与控制第一章华为公司的经营目的第二章华为竞争战略的财务视角第三章灵活把握不确定性的机会第四章通过战略并购和公司风险投资,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五章加强风险控制与遵从性管理第六章恰当把握开放、妥协和灰度,正确处理扩张与控制的矛盾下篇:价值管理第七章价值管理的指导方针第八章面向端到端业务流程的财经管理第九章项目财经管理第十章健全责任中心管理控制系统第十一章加强计划、预算、核算体系建设第十二章账务的服务与监督第十三章资金管理第十四章税务管理第十五章内控与内审第十六章迈向数字化的财经管理第十七章推动财经管理的流程化和职业化缩略语表后记代序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17年新年致辞孟晚舟年末,财务例行陷入一片忙乱之中,大量的数据要看、要算、要管、要分析、要核对、要测算。差不多每年10月之后,财务便进入了常态化的加班,全球各个子公司的年度结账与审计工作开始启动,与此同时,新一年的预算编制和评审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着,财务的每个组织都被这两条主线紧紧地捆绑着、拖曳着,陷入无边无际的数字海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即将要过去的一年对财经团队来说,是沉甸甸的回忆,更是满满当当的收获。特别是,当我们回首想想,一年之前所站的那个高度,再转过身来看看,一年之后所站在的这个高度,我相信,不少的团队,不少的同事,都有无限的感慨,更有无比的自豪。当我们站在这个新的高度,极目远眺曾经翻过的重峦叠嶂,闭目回想曾经蹚过的曲折泥泞,怎能不为自己的努力而欣喜,怎能不为自己的坚韧而鼓舞。当然,此时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关漫道的开始。打开作业边界,责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项目是公司经营管理的细胞。项目财务队伍已经持续建设了三年多,今年,各个区域还给我们补充了不少项目财务人员,在“形似”上,项目的财务人员配置已基本到位;在“神似”上,我们距离管理层的期望还很远。虽然,项目财务的整体能力还处在半山腰,不过,比比三年前还在山脚的那个我们,还是值得小小地自我激励一下。全球1500名项目财务扑在合同上,扑在项目上,他们无处不在的努力、矢志不渝的执着,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点燃熠熠生辉的星星之火。S代表处的项目财务,朴实无华,凭借着自己扎扎实实的付出,赢得了一线的认同,证明着自己的价值。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沙漠站点120公里,每月上站稽查修路情况,为项目减少350万美元的修路成本;他们驱车至2公里深的大峡谷,与站点工程师、分包商们一起实地考察站址,拿出“降低峡谷10个站点的交付成本”的可行方案;他们泡在站点,与当地村民慢慢协商、慢慢沟通,用村民临时接电替代油机费用,为项目的31个站点节省了10个月的油机费用38.8万美元。2016年,N国汇率大幅波动,代表处的项目财务主动请缨。与客户合同谈判前,收集信息、仔细测算,框算合同整个履约周期内可能的外汇损失。合同谈判时,现场参与汇损分担机制的条款谈判,即便是谈判陷入僵局,仍然有礼有节、尽职尽责地维护着公司的利益。合同签约后,一刻也不松懈地投入回款跟踪,跟踪交付计划,跟踪客户付款计划,主动协调两边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进展,有效地关闭了外汇风险敞口。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虽然,项目财务有了点滴的进步,但大家更明白:“到此处才行一步,望诸君莫废半途。”我们是一支持续努力、不懈奋斗的团队,我们有信心、有意愿,更有能力再用2~3年的时间,向一线交付一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项目财务团队。对财经团队来说,履行岗位职责是我们的必修课,没有写在岗位职责中的管理机会点,是我们的选修课。财经团队一直努力在必修课上,成为ICT[1]行业的最佳实践者;与此同时,也持续努力在选修课上,成为业务最愿意信赖,也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打开管理边界,机会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项目财务的专业能力还处在爬坡阶段,在探索中成长,在适配中修正,将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常态。财经的另一个变革项目——内控体系建设,经过数年的努力,如今已走出了迷雾。2007年,内控管理作为IFS[2]的子项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