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孟子仁政的名言孟子仁政的名言1(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译文](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译文](孟子说:)分些财产给人家这叫小恩小惠,教育别人要善良这个叫忠诚,帮助天下人民找到治世人才的,这个才叫仁德。(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译文](孟子说:)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孟子曰:)“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译文](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译文](孟子说:)“五谷是粮食作物中品种最优秀的;但如果种了不能成熟,反而不如秭米和稗子了。仁德的价值也在于它成熟罢了。”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人民,仁爱人民因而爱惜万物。(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心下)[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我对于书上的《武成》篇,也只采用二、三段文字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是没有敌手的,以周武王这样极仁爱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不仁爱的人,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以至漂走木槌的惨景呢?”(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译文](孟子说:)“不行仁德而能获得一个国家,这种事是有的;不行仁德而能获得整个天下,这种事是决不会有的。”(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译文](孟子说:)“仁的意思,就是人。把仁与人合起来讲,就是道了。”孟子仁政的名言2(1)尽信书,不如无书。(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5)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人皆可以为尧舜。(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14)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1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16)养心莫善于寡欲。(1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2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2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24)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25)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2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2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2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