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案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绮亦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唯一的听众》教案最新精编.docx

《唯一的听众》教案_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唯一的听众》教案《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唯一的听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唯一的听众》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感受老教授的教之有道。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月光奏鸣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经典小提琴曲《月光奏鸣曲》,导入本课:同学们,多么优美动听的曲子啊,把我们大家都听入迷了,可是弹奏这个曲子的小伙子,在开始练琴的时候却只有一个观众,这是怎么一回事?这节课让我们再次一同走进《唯一的听众》。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课文为什么以“唯一的听众”为题,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的。3.在学新课之前,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过渡:老人是怎样鼓励我,让我从一个音乐白痴变成了小提琴手呢?二、精读课文,解疑合究1.请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老人鼓励“我”的话语。并在书上写出你的体会。(出示课件1)2.交流品读老人的话语。1)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先让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吗?”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这样做是为了留住“我”。2)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引导学生理解:a.“我的耳朵聋了”是为了打消我的顾虑,让我大胆练琴。b.老人的话,使我心里得到了安慰,“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老人的话给了“我”勇气和力量。3)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引导学生理解:a.从“每天”一词体会到什么?b.老人在鼓励“我”。虽然听不见,但可以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好。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过渡: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那她会用怎样的语气说呢?同桌合作,一个人读老妇人的话,一个人读旁白的话。指名读4)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老人在赞扬鼓励“我”,给“我”勇气和力量。5)出示: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理解:a.这是老人再一次赞扬鼓励“我”,再一次给“我”信心和力量。但是并不是把老人的话直接写出来,而是转述出来的。b.引导学生把这句话改写成把老人的'话直接写出来的句子。3指导有感情朗读,让我们再把老人诗一般的语言读一读.,男同学读旁白,女同学读老人的话。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我”的心理和行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a.引导学生理解:老人的鼓励使我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的琴艺进步很快。由开始的“沮丧、咒骂,脸烧起来”;到“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羞愧,有了几分兴奋”;最后“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b.重点理解:“诗一般的语言”“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c.行动上的变化:我又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充满自信)我不再坐在木椅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认真练习)5.如果说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对“我”有声的鼓励,那么,每天清晨她作为“我”唯一的我听众时所流露出的平静的眼神更是对“我”无声的支持。快速浏览课文,动笔圈划出来有关的语句,并进行品读。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2)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又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说一说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当我沮丧的离开小树林时,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4)后来当我每天去小树林练琴时,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她在想……5)最后当我能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教师点拨:每个平静的眼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我”的关爱、鼓励过渡: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老人对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