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四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后两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充分体会诗歌中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2、理解诗文大意,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学难点:1、理解诗文大意,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联想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所选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这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中去吧。二、问题导学:《渡荆门送别》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3、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4、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登岳阳楼》1、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2、“悲”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3、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训练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月荷锄归(扛着)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C.但使愿无违(违背)D.仍怜故乡水(爱)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王右丞唐代B.《登岳阳楼》陈与义宋C.《归园田居》陶渊明西晋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4.古诗名句默写。(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4)《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四、拓展延伸: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