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预览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重要提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2、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社会存在一变化,社会意识就必定立刻发生变化的观点是错误的。例1:(09山东卷)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2008年的十大流行词语属于意识或主观认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B;③④分别考查价值观的作用和价值的选择;虽然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但价值观对社会的作用题干并没有体现。例2:“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碴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一样……”鲁迅的这段话不能说明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B.个人的意识受着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的制约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D.在阶级社会,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例3:近年来,洋节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社会正被这些新颖、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这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不同的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各自的含义(略)(2)辩证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规律。◆易错提示: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注意:上层建筑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看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正确的说法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1、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特点:但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