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ONU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的中期报告.docx
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ONU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的中期报告一、前言随着人们对数字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光纤接入网络已逐渐成为广大用户的首选。在光纤接入网络中,ONU是光接入网络用户终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到用户端,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服务。因此,对于ONU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ONU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详细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ONU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二、ONU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分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传输媒质层关键技术研究的任务书.docx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传输媒质层关键技术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传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等优势,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传输技术。而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光网络传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广电、政府单位等领域。然而,GPON的传输媒质层关键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信道等效、最大传输距离、多点接入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次任务旨在对GPON传输媒质层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

IP网络传输链路的拥塞控制与集群服务器端的性能研究的任务书.docx
IP网络传输链路的拥塞控制与集群服务器端的性能研究的任务书任务背景: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环境等场景下,集群服务器端的性能和IP网络传输链路的拥塞控制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次任务将探究基于TCP的IP网络传输链路拥塞控制策略优化,以及针对集群服务器端的性能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任务目标:1.对TCP/IP网络传输的拥塞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减少数据传输时的延迟。2.针对集群服务器端的性能瓶颈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集群的服务能力和效率。3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技术研究的任务书.docx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技术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光纤传输带来的高速率和大带宽,使得光突发交换网络成为当前高速性能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光突发交换网络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故障隐患,如链路故障、节点故障等,这些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光突发交换网络的高效可靠的故障监测方法,提高光突发交换网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与可扩展视频编码的无线视频传输方案的开题报告.docx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与可扩展视频编码的无线视频传输方案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与5G时代的到来,视频传输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需要实现高质量、低延迟、稳定性好的视频传输。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应用于无线视频传输的技术,如可扩展视频编码(SVC)、网络编码、移动自适应视频编码等技术,但它们各自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SVC需要占用过多的网络带宽和计算资源;网络编码容错性差等等。综合利用各种技术,通过优化算法,可以达到更佳的效果,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拟研究一

高速X射线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探测器及网络传输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高速X射线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探测器及网络传输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目前,输送带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矿山、钢铁等领域,是企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然而,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特别是传输过程中受到各种物料的冲击,易引起疲劳断裂、缺陷等问题。因此,对输送带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高速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具有非接触、高效、高精度的特点。该技术可以实现对输送带进行全面的探测,包括内部和外部缺陷、裂纹等。同时,采用高速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避免因传统检测方式(如

光组播和波长转换节点结构及网络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光组播和波长转换节点结构及网络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光学传输的高速网络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光组播和波长转换节点是光学传输网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组播是指将一个光信号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从而实现广播和多播功能。波长转换是指将信号从一个波长转换到另一个波长,以实现光网络中的路由和传输控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光组播和波长转换节点结构及网络性能,并对其进行中期报告。二、研究内容1.光组播节点光组播节点是光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网络中实现广播和多播功能。本研究将深入研究光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控制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控制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设备和应用在数量、复杂性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在不断增加,网络的规模和性能也随之急剧提高。在这个背景下,以太网交换技术日渐成熟,光突发交换网络产生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光突发交换网络是一种高速、低延迟、可扩展的网络结构。它适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路由器、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核心是控制接口模块,控制接口模块负责管理网络中的光电转换、广播、数据发送与接收等操作,保证网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因此,控制

EAFEC:用于无线网络上视频传输的增强前向纠错策略的开题报告.docx
EAFEC:用于无线网络上视频传输的增强前向纠错策略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传输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无线网络的特殊性质,例如信道容量受限、信号强度不稳定和信道丢失等问题,会导致视频传输中出现数据丢失、失真和延迟等问题,从而影响视频质量和用户体验。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但是在视频传输中,FEC的效果会受到信道丢失的影响,因为FEC算法依赖于传输的数据块,而

基于副载波复用的新型光码分多址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副载波复用的新型光码分多址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大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光学网络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光衰减、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光信号质量下降,从而限制了传输速率和距离。因此,新型的光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因为其能够实现高带宽和多用户接入而备受瞩目。然而,OCDMA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光功率控制难度大,光信号干扰等,这些问题限制了OCDMA技术在光网络中的应用。而基于副载波复用的新型

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与负荷模型辨识及其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的综述报告.docx
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与负荷模型辨识及其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的综述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立可靠的电力系统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已成为重要的任务。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与负荷模型辨识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综述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与负荷模型辨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介绍其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1.电力系统传输网络模型辨识电力系统的传输网络模型是建立电力系统的基础,它是电力系统的物质载体。电力系统从发电机到负载之间存在大量的固定

光突发交换网络架构及业务时不时梳理技术的综述报告.docx
光突发交换网络架构及业务时不时梳理技术的综述报告光突发交换网络(opticalburstswitchingnetwork,OBS)是一种新型的高速光传输网络,其特点是采用突发交换技术(BurstSwitching)、将较大数据流分为突发(Burst),形成突发多路接入(BurstMultipleAccess),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具有高速、高效等优点。下面,我们将对OBS网络的架构及业务进行综述。一、OBS网络架构OBS网络由信号发生器、突发控制器、光分路器、光放大器和光接收器等部分构成,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基于TMS320DM642的MPEG4视频压缩及网络传输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TMS320DM642的MPEG4视频压缩及网络传输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MPEG4视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视频编码标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压缩编码技术,MPEG4具有高压缩比、高画质、低带宽和强交互性等特性,非常适合于多媒体通信领域的应用。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利用基于TMS320DM642的开发板,设计并实现一套MPEG4视频压缩及网络传输系统,以满足现代通信需求。二、研究目标及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TMS320DM642的MPEG4

支持芯片上光互连网络的多端口光路由器特性研究.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支持芯片上光互连网络的多端口光路由器特性研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12级学号2姓名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年4月10日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758摘要PAGEREF_Toc17583HYPERLINK\l_Toc28433AbstractPAGEREF_Toc284333HYPERLINK\l_Toc17590第1章导论PAGEREF_Toc175

稀疏分布波长转换的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优化问题研究.ppt
1CaseOutlineIntroductionIntroductionMotivationOutlineTheProblemDefinitionOutlineDatasample–ReadingHistoryAlgorithms–FlowchartAlgorithms–Co-clusteringAlgorithms-RBFPlatform-http://yiqidu.xmu.edu.cn/Dataset–XMUNewsExperimentsExperimentsOutlineConclusionRefe

数据传输速率10Mbps基带传输.ppt
5.2.1局域网特点及常用传输介质5.2.2以太网络5.2.3交换机组网及配置5.2.4家庭组网1、局域网的特点网络通信中的传输介质分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1)双绞线(2)光纤(3)无线介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蜂窝无线通信双绞线、光纤、无线介质1、什么是以太(Ethernet)网2、CSMA/CD(1)载波监听: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忙,如果忙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2)碰撞检测:(也称冲突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边听边说”,即一边发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