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四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四篇).docx

最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四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四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篇一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体思路是:巩固扶贫助学成果,整合资源、集中相关扶贫助学资金,扩大扶贫助学范围,实行扶贫助学全覆盖,形成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对全县低保户对象、农村特殊困难对象家庭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通过民政临时困难救助、扶贫资金帮扶、共青团、妇联、县扶贫协会、县慈善总会资金资助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等措施,着力解决低保户、特殊困难对象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并在全县中小学建立贫困学生辍学监测跟踪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总体要求是: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经县人民政府分析,决定由县扶贫办牵头搭建扶贫助学平台,整合资源,集中相关扶贫助学资金,对低保户、农村特殊贫困家庭学生开展扶贫助学工作,并在全县中小学建立贫困学生辍学监测跟踪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以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瞄准特殊困难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恩施州办发【2015】13号)、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5】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县低保户和农村特殊困难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恩施自治州财政局、恩施自治州教育局关于印发<恩施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资金暂行办法>的通知(恩施州财规【2015】1号)要求,建立扶贫助学资金,开展扶贫助学工作,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并形成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总体目标是:按照“瞄准特困学生、确定资助措施、开展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工作思路,对全县识别认定的低保户家庭、特殊困难对象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实现扶贫助学全覆盖的奋斗目标。在全县16个扶贫攻坚片区、92个贫困村(社区)、14.02万贫困人口中,据统计有1932名特殊困难学生(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50139人的3.8%),其中:在校孤儿学生110名;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家庭学生1822(其中:小学919人;初中425人;高中214人;职校111人;大学153人)。县民政、扶贫、教育、财政等相关县直部门要多方筹措扶贫助学资金,县扶贫协会、共青团、妇联、县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要继续开展“扶贫助学、放飞梦想”等公益募捐活动,向社会各界募集扶贫助学资金,共同建立起资助特困学生的扶贫助学体系,形成扶贫助学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打造全省教育精准扶贫亮点县,形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借鉴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二)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一、教育扶贫所做主要工作我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其中乡镇初中25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小学25所、村级小学(教学点)216所(个);全县在校学生****人,其中乡镇在校学生**人,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98.16%;现有农村幼儿园**所(公办5所),村小附设学前班145个,在园幼儿***人,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81.4%。近年来,我县从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1.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我县先后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园区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全国营养餐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等5个试点县,争取到项目资金7个多亿,先后改扩建学校校舍5.1万平方米,装备学校图书7.3万册,实验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等9.25万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有48所学校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改建增设村小附属学前班89个;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2.着力强化农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