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中班《迷宫》教案幼儿园中班《迷宫》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迷宫》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幼儿园中班《迷宫》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走迷宫的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游戏、动手操作能力,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⑴迷宫图,小老鼠的手偶。⑵1-10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小老鼠手偶说:魔术师小老鼠要为小朋友们变魔术,出示几个数字,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出数字的名字。2、出示迷宫图,说小老鼠迷路了,我们要帮他走出迷宫,要按数字的顺序走才能出来。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3、引导幼儿帮助小老鼠走出迷宫感受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喜悦。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2、10个小朋友分别戴上1—10的数字卡片,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4、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活动延伸:在家继续与家长玩走迷宫的游戏,巩固1——10这10个数字达到熟悉的程度。幼儿园中班《迷宫》教案2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2、积极参与数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数数经验。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迷宫树林、五角星等。活动过程:一、懒羊羊VS暖羊羊。--探索发现新的数数方法。1、鼓励幼儿看清楚,数正确,并比较多少。●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2、观察并理解懒羊羊的数数方法,鼓励幼儿表述这种方法。3、数一数暖羊羊种的树。过渡语:发现了吗?这是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愿意试试用这种方法去数一数其它羊羊种的小树和小花吗?比一比谁种得多,谁种得少。二、喜羊羊VS沸羊羊、美羊羊VS村长。--借助圈一圈、点一点,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多少。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圈出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个别幼儿操作)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数数方法。3、分享并验证。小结语:刚才我们用了先圈出一部分,再接着这个数字一棵一棵数完全部,你们真厉害,学会了一种新的数数方法,为自己鼓鼓掌。三、为迷宫树林贴标记。--积极参与活动,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数的方法比较多少。1、村长觉得我们都非常厉害,想让我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交代任务)2、幼儿自由操作,数一数、贴标签。●重点关注:了解幼儿数数的方法,能否根据树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特征进行目测一部分并接着数。3、交流验证,明确树林迷宫的安全路线。四、游戏--穿越迷宫树林。活动反思:一、活动前的预设--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确定内容、制定目标。《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幼儿数领域的目标之一: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了解中班幼儿书经验以后,我发现孩子们都能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数清10以内的物体,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但凡能数清出物体数量的,基本就能比出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其实比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如何是怎样数数大有学问。数数包括手口一致点数、封闭式数数(其实封闭式数数是特殊的手口一致数数)、目测数群、接着数等等方法。那么就目前中班孩子的数数经验,该如何提升和拓展呢?徐苗郎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中,详细介绍了中班幼儿应当习得的数数方法之一--目测数群,接着往下数。这一内容,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也是幼儿较难自主发现和自主习得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就选择这一内容来预设本次活动。也很快制定了活动的`主流目标: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初步习得一种新的数数方法;另一方面是为幼儿初步形成按类数数、按群计数的意识,从而为大班学习数的组成、加法等做铺垫。我的体会:不要为选材而疯狂,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预设活动,手上有指南、心中有孩子,选材其实并不是问题。要把握住的应是活动的价值,而不应一味追求选材的亮点。二、活动中的组织--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去读懂孩子、反思教学。1、在操作中学习。数活动中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习得数经验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次活动中第一次操作,是给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让幼儿圈一圈、数一数,这样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支持幼儿先数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