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镇2022年信访工作计划乡镇2022年信访工作计划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本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各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信访工作实际,特制定今年信访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全镇2011年信访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主线,突出抓好"五个重点",即抓"双基",着力提升工作效能;抓排查,着力预防矛盾;抓源头,着力减少矛盾;抓疏导,着力缓解矛盾;抓结果,着力解决矛盾。全力推进"五大转变",即努力实现变"等访"为"下访",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强化工作的前瞻性;变"堵截"为"疏导",防止和减少信访问题;变"一时息事"为"彻底解决",强力推进案结事了;变"稳定信访群众"为"服务信访群众",全力维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二、目标任务全镇信访总量下降,重复访下降,确保不发生重大越级进京赴省非正常上访、重大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工作措施(一)、进一步夯实基础,着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构建"纵包到底、横包到边"的组织领导体系。把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放在首位,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全责直接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具体抓,着力形成政令畅通、快捷高效,横包到边、纵包到底的工作网络,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进一步抓好基层信访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落实,夯实信访工作基础;组织开展好"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四访促和谐"活动,继续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公开接访。公开接访要坚持现场接访与预约接访相结合,在现场接待来访群众的同时,由轮值领导预约分管范围内的重点案件信访人座谈,召集信访问题涉及的有关单位,共同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坚持公开接访与带案下访相结合,班子成员公开接访后,及时就所包案件主动下访,深入一线了解具体情况,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不断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进一步健全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等工作的具体制度,严格规范信访工作行为,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和质量,确保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不断减少信访案件"增量",化解"存量"。四是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化。实行"条块结合"排查矛盾纠纷,"条"就是镇直部门从业务工作角度,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块"就是村组每月对辖区内的所有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各村组和镇直各部门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都要逐一落实化解方案,并建立滚动台帐,每月报镇信访办备案,以便实行信访信息动态管理。(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解决信访难题。一是加大"一岗双责"落实力度。各领导班子成员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切实搞好分管范围内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突出信访事项的包案处理工作;要从完善制度入手,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要更多采取调解、协商、教育、疏导、救助等办法,推动疑难信访问题的彻底解决。二是不断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对于发生的信访事项,既依靠发生信访事项的部门和村组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耐心细致宣传解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去做好工作,又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加强相关各方的配合与协作,信访事项所涉及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其他镇直部门相关联的,相关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搞好调查处理,推动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难题。三是大力引导上访群众依法主张权利。在畅通信访渠道的同时,对超越国家《信访条例》规定受理范围的诉求,要积极引导信访人通过诉讼、仲裁、调解、行政复议等法定渠道去主张权利,依法按程序处理问题,逐步规范信访行为。四是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努力服务领导决策。通过对信访信息的研判,掌握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社会矛盾的苗头性动向和预警信息,提出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议和意见,服务领导决策,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第二研究室"作用。(三)、进一步加大处理力度,着力抓好"事要解决"。一是强化初信初访的办理。初信初访要百分之百立案,百分之百作出处理意见,慎重、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小事拖大。二是进一步做好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组织专门力量对重信重访案件进行全面清理,深入分析审核案情,把解决信访诉求与解决生活困难、做好思想工作与加强法制教育和依法处理结合起来,实行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公开办理,实现案结事了,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三是加大突出信访问题的处理力度。着力解决好当前改革改制、征地拆迁、涉法涉诉、涉军涉教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凡诉求合理、符合政策的,严格兑现到位,不打折扣,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