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022.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022.docx

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02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022[前言]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022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进入四月份,又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清明节悄然而至,在这缅怀故人的季节里,人们不会忘记公安英烈与歹徒搏斗英勇倒下的身影;不会忘记他们为守一方平安,日夜巡逻街头,彻夜无眠的情景;不会忘记他们面对无情的火灾,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冲在一线的那一刻……有人说,警察是当代社会最具危险性的职业之一,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队伍。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这些日夜守护百姓平安的人,自己却时刻面临着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就有26名民警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公安事业,平均每年约有30人因公负伤。解放以来,在因公牺牲的民警当中,共有11人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他们当中,有勇救落水战士光荣牺牲的陈有安;有在灭火战斗中以身殉职的韦必江、赵福生;有执行公务遭犯罪分子报复杀害的交通民警梁东;有搜捕杀人凶手时英勇牺牲的韦成学、韦声略;有赤手空拳与持刀歹徒搏斗的蒋延昌……等等。清明节即将来临,我们特地制作这个专题,再次翻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与全体民警共同回顾英烈们走过的足迹,重温那些难忘的记忆,缅怀逝去的公安英烈。陈有安,男,1942年7月21日生,广西柳州人,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0年1月20日参加工作,生前系柳州市公安局柳石派出所民警。1964年4月14日下午,解放军战士倪南坤在河边洗衣服时不慎落入河水激流中,陈有安跳入河中为抢救解放军战士而光荣牺牲。陈有安1965年被评为柳州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1969年5月,柳州市革命委员会追认为革命烈士。1969年6月11日,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韦必江,男,1929年8月生,广西灵山县新圩乡茶田村人,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0年1月1日参加柳州市公安局消防队。历任消防队员、班长、鱼峰中队副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3月18日,在扑救柳江河南岸游船火灾战斗中为抢救国家财产、掩护战友撤退而壮烈牺牲。196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批准为革命烈士。1963年8月14日,公安部追认为“模范公安人员”。赵福生,男,1931年5月生,河北省玉田县后湖定府村人,汉族,共青团员,1946年参加革命。先后任热河省围场县回民支队战士,军区警卫营班长,上士军衔,立功一次。1950年加入青年团,1956年退伍,分配到柳州市公安局消防队工作。生前系柳州市公安局消防队城中中队通讯班班长。1958年11月2日,在扑救斜阳路火灾战斗中,进行火场侦查时触电,光荣牺牲。1959年11月,柳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革命烈士。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悟2清明将近,日前,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清明祭祀源自于我国的孝,长期以来,世人通过清明节修缮坟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或烧些纸钱等形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了革命先烈,一些单位和学校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祭扫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这一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清明祭祀,是继后又一次大的群体性活动,尤其是在市区,参加祭扫的人员更为集中。可以说,自古以来,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前后举行祭奠仪式。有的家族还“做清明”,族人男女老少聚集一起会餐;有的人为了祭祀已故亲人,甚至千里迢迢赶回家。为了应对祭祀,每年在这个时候,各地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由于人员集中,不仅带来了拥挤、堵车、排队、交通事故、火灾隐患等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抑制病毒的传播。今年的清明节,虽说我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态势得到了控制,但“战疫”尚未取得全胜,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依旧形势严峻,人群集聚的风险仍不可小觑。“云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明追思方式,不仅能表达对逝人的哀思,而且也有利于防范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净化空气,控制病毒传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受传统的祭祀方式影响,在祭祀中,烧冥纸、墓前磕拜等仍不在少数。为此,在今年的清明祭祀时,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告示工作,大力宣传“云祭祀”的意义,引导广大民众文明祭扫,积极推出便民服务举措,开设代为祭祀服务。广大民众当文明祭祀,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一段旋律,点上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并申办预约代为祭祀服务等祭祀项目,寄托自己对亡人的缅怀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重于心不拘于行。清明节即将来临,有关部门要做好安排,大力倡导“云祭祀”;广大民众要积极开展“云祭祀”,崇扬文明追思新风尚。全社会共同发力,过一个文明、低碳、绿色、安全的清明节。清明节缅怀公安英烈心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