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总结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总结1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将这一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安全意识强、教师安全意识强、学生安全意识强,形成了从上到下重视安全的良好风气.六月份是安全生产活动月.在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玩耍的同时,我校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利用宣传栏、文化橱窗、广播站等阵地,采取主题班会、专题节目、文艺演出、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和应对自然灾害知识为宣传重点,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有全校性的安全知识讲座,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分班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丰富,有春秋季的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入夏的防溺水,汛期防洪、秋冬季防火、节假日学生出行安全等.在入夏防溺水这方面,学校尤其重视.花了大力气来宣传教育.还采取了救护演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泳危害.掌握了简单的救护求生技巧.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我把安全带回家”的活动,通过学校给学生上一堂安全知识课、发放一些安全小常识卡片、给家长一封信、制作一张安全祝福明信片等形式,带动家长重视学习安全知识,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全社会都来高度重视、切实关注安全文明的氛围.为了使活动效果更好,我校还开展了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校师生非常重视,在比赛中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使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学校通过各种比赛和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推进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师生员工防范各类灾害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尚.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总结2根据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安办发〔20--〕19号)要求,及高校工委、区、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根据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时间及活动主题本活动自6月1日始至6月30日结束.活动主题为“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二、总体目标及活动内容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为载体,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学院的安全(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深厚氛围,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促进学院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学院除积极参加市、区安委会、街道办等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活动外,结合本院实际,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30日—6月6日)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意识.1、向后勤处、基建科、--公司等部门及进校各施工单位、三个学生食堂、金工车间、丝织车间传达开展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和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2、传达学院关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及相关要求.3、认真学习、贯彻上级部门及学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要求和部署,根据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安全技能,认真学习,部署落实,安全生产,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6月7日—12日)充分利用校园(一教门厅处、各学生公寓门口处、餐厅口等)LED显示屏、广播等宣传工具,宣传“安全生产”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宣传“坚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校园”、“遵章守纪、杜绝隐患、落实责任、保障安全”等“安全生产”宣传口号.并采用宣传栏、安全教育班会等宣传形式,营造声势,凝集共识,围绕活动主题和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安全技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内涵.(三)开展安全大检查,补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6月20日—30日)结合学院内部实际,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补充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按照上级部门和我院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院办〔20--〕39号)的部署和要求,针对汛期来临的现实情况,协调、组织后勤部门、基建部门及安全领导小组等相关人员对全院防汛设施、人员、隐患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情况及时上报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并对检查出的`隐患督促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求加强防护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2、组织人员到金工车间、丝织车间、相关实验实训室对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完善补充.对不按要求进行的操作行为进行及时整改.3、到学生公寓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情况、防护设施配置、使用等情况,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