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doc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日益深入,农村土地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而日益要求进行有效流转和合理配置。农地流转需要一定的机制。通过回顾近年来“三农”问题学者的一些前沿讨论,发现当今学术界对农地流转机制的探讨集中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上,也有少部分学者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通过农民自组织机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农地流转机制的创新,从而有效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关键词: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37-021农地流转的概念要进行农地流转机制研究,首先应对农地流转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刘卫柏(2010)认为,中国的农地流转归集体所有,农地流转主要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郎佩娟(2010)认为农地流转是指农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土地农业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以依法自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从而获得收益的行为。主力军(2012)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农地流转的概念,他指出,广义的农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狭义的农地流转则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由此可知,农地流转包括广义的农地流转和狭义的农地流转两方面。广义的农地流转包括政府征地、乡镇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用地的流转。狭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仅指农用地的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情况下进行的流转形式。2探讨的角度与方法农地流转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学者们的探讨也是多角度、多方法的。如徐勇(2010)、赵永茂(2010)等从政治的角度探讨了土地流转于乡村治理的关系;黄祖辉(2010),温铁军(2010)等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机制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朱文(2010)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农地流转中农民行为的微观机制,等等。学者们对于农地流转的研究中,有的以制度、政策和法律文本为对象展开理论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如贺雪峰(2010)在大量实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有的从国际对比进行讨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9),也有的对局部改革经验进行观察和总结,如邱道持(2009)对农地流转的“重庆模式”进行了总结,朱文(2010)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农地流转进行了考察和总结。总而言之,已有的探讨无论是角度或是方法上都是多种多样的。3学者关于农地流转的三种机制研究进展农地流转的类型和模式多种多样,谢代银,邓燕云(2009)对此作出了归纳,认为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有农民自主型、政府主导型、业主经营型,具体的模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模式。黄祖辉则将农地流转区分为四种模式:即两田制模式――“把社区内土地按照不同的生产发展要求和社会保障功能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土地按照人口或劳动力进行平均分配,另一类土地是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配置。”7口粮田保障公平;责任田提高效率。“反租倒包”模式――“村集体或乡镇政府支付一定租金租农户土地使用权,统一规划后倒包给大户或其他企业法人。”“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社区内的农民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投入到从事农业生产的股份合作企业,并从中获得利润分红。”广东南海是这一模式的典型。“土地信托模式”――即土地银行,也就是“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将土地委托给信托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和使用,并且获得相应收益。”无论流转类型、模式如何划分,农地流转总是在一定的机制下进行的,概括的说,农地流转不外乎三种机制: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农民自组织机制。关于市场机制,黄祖辉(2010)认为,市场化趋势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有助于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流转给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导的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实现资本下乡、流转土地价格增长与农民增收。通过对浙江省土地流转的调查,黄祖辉总结出了农地流转的机制为“土地流出―中介服务组织―土地流入”和“散户―中介―大户”。当然,黄祖辉也看到了农地市场化流转过程中的诸多缺陷:(1)虚化的土地流转主体(村集体)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要求;(2)分散的土地流转形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要求;(3)无序的中介服务市场难以适应农业组织化的发展要求;(4)落后的土地流转收益保障机制难以适应高效化要求。对此,黄祖辉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农地流转的制度政策创新:(1)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尤其是要实现“三权分立”―所有权属于集体;承包权属于农户;经营权可自由流转;(2)完善农村土地治权结构,保障土地流转合法利益;(3)完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