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

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嘎顺乌散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8月前言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嘎顺乌散煤矿位于和什托洛盖镇以东直线距离15km处,行政区划属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管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3Mt/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等文件要求,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一、设计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HYPERLINK"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6288/2011/0127/122345/files_founder_2002223012/2644518578.doc"\t"_blank"。2、《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3、《煤矿安全规程》(201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以及其他相关的煤炭行业项目建设规程和规范等。4、新疆屯南煤业公司嘎顺乌散煤矿提供的初步设计资料、地质资料和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二、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2、设计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为主,同时把现有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作为参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等进行完善设计。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矿井开采技术条件、采掘工作面位置、井下人员分布及矿井可能出现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三、主要技术特征1、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井下设置一个采区永久避难硐室、两个临时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内设计有供氧系统、供水系统、压缩空气幕及压气喷淋系统、供电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视频系统、个体防护装备和辅助设施。2、矿井新增1套KJ262煤矿信息救援及辅助系统。3、在矿井现有各大系统的基础上完善矿井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讯联络系统。4、矿井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建设总投资为835.31万元,其中:矿建工程为64.63万元、设备购置费为639.18万元、安装工程为131.5万元。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8月第一章矿井概况一、概况(一)地理位置矿井位于和什托洛盖镇以东直线距离15km处,G217线从和什托洛盖穿镇而过,从和什托洛盖镇有20km简易公路直通矿井工业场地,和什托洛盖镇向南到克拉玛依市165km,向北至阿勒泰278km,外部交通十分便利,矿区内部地形平缓,汽车可四处通行,因此矿井运输条件较好。(二)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1、地质构造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和什托洛盖中新生代断拗型盆地中段北缘的和什托洛盖凹陷东段,和什托洛盖凹陷是由一系列背向斜组成的复式向斜,井田就位于凹陷东部抬升区,多数褶皱在向东延深中消失。井田位于博尔托洛盖向斜的北翼,地层分布受其控制,总体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岩层倾向从中、东部的南倾170°转为西部南偏东倾140°,倾角总的变化趋势在走向上是西缓东陡,沿倾向是地表稍缓,深部略陡,煤岩层倾角呈有规律的变化,由东向西变化范围21°~18°~17°~15°~12°~10°~9°,平均倾角14°。煤层在空间呈现出在东部收敛,西部撒开。通过地面调查和钻孔控制,在井田范围内未发现落差大于20m的断裂构造,因此,井田属简单构造区。井田范围内岩浆岩的活动对煤层无影响。2、煤层与煤质井田内控制0.3m以上的煤层43层,平均纯煤总厚度41.62m,按西山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