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念珊****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敬畏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精神与道德品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思想理论;小人不懂天命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态度轻慢,对圣人的言说多有轻蔑。其中的“天命”实际上是指自然及其运行规律。那么,人类又为什么要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呢?这是因为,人类是自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级动物,须根据大自然的时节变化、气候变迁与星移斗转来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是依时节而变。这表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不仅如此,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每个人的衣、食、住、用、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因而,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而从自然生态史来看,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某些动植物就早已生活于地球之上。这就意味着,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人类应该对它们予以敬畏、尊重和爱护。现代自然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每一生物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都有他人他物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并且,任何一个物种,上至人类下至一株小草或一只蚂蚁,也都有着自身的生存法则。也就是说,每一地球物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就人类而言,站好“生态位”不仅要求人类必须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而且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且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生态位”,一方面,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过多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断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如把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盘中美味,这些行为势必招致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强烈回应与报复,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机。因此,老子就曾告诫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不争或没有自己的私利。恩格斯也警示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正因如此,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安排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用生态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恰恰是人类对自然心怀敬畏的必然要求。(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人应该敬畏自然及其运行规律,敬畏是高尚的人所具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格。B.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比如人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依时节而变。C.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原因是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人要靠自然界生活。D.自然界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法则,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并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并通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提出人类要对自然心怀敬畏的要求。B.文章以设问突出观点,围绕原因,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说服力强。C.作者从伦理道德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证,指出人类要生存必须调节好与自然的关系。D.文章引用孔子、老子、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力支撑了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不应该妄言战胜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最终都将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B.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总会面临始料末及的变化,很多时候开始的成功到最后却毁于一旦。C.老子认为,人类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不能去争抢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D.如果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必将走向毁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材料一: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