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三章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mm****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三章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三章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解析:选C。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2.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A.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B.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C.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D.文化水平不平衡解析:选A。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3~4题。3.为改善图示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土整治工程有()①“三北”防护林工程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退耕还牧工程④退田还湖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4.洞庭湖“4350工程”的含义是()A.将洞庭湖的湖泊容积扩大到4350立方米B.将洞庭湖湖泊面积扩大4350平方千米C.退田还湖面积4350平方千米D.将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恢复到4350平方千米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地势低平,洪涝灾害严重。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一方面是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另一方面是退田还湖工程,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功能。为了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安全,我国政府下决心把洞庭湖湖泊面积恢复到解放初期时的4350平方千米。答案:3.C4.D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④⑥解析:选D。西气东输和核电站建设不属于防灾减灾工程。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6~7题。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沟谷编号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流域落差(m)植被覆盖率①5.324.3537.315.7②2.730.1670.319.6③20.040.81353.713.2④4.526.1384.720.56.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A.①B.②C.③D.④7.一旦发生泥石流,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电子地图A.②①③B.①③④C.①③②D.②③④解析:第6题,比较表格中四组数据,沟谷③集水面积最大,获得水量较大;平均坡度、流域落差最大,水流速度较大;同时植被覆盖率最低,地表松散泥沙较多,因此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第7题,确定灾害位置,需用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受灾地区图像,要用遥感技术;评估受灾情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6.C7.A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即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损失。为此,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据此回答8~10题。8.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有()①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②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③在高山陡坡修筑梯田④大力发展水稻种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在山区实施护坡工程②严禁开发山区③进行山区移民,要求他们迁出山区④在山区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B.修筑河堤C.加强全流域的绿化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壮大经济实力解析:第8题,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如修建水库、打机井可以防御干旱。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林地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有效防御干旱。高山陡坡修筑梯田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植被,从而加剧干旱。水稻需水量大,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不属于防御干旱的措施。第9题,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可以防御地震灾害,护坡工程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在山区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严禁开发山区是不现实的,开发山区应该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山区移民在我国也是不现实的。第10题,林草植被可以增加下渗,涵养水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