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斌斌****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docx

《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1【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意思】过去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坐落于洞庭湖畔,始建于唐。现在的楼是1984年整修一新的。【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过去只是听说洞庭湖,如今真的来到了洞庭湖,登上了岳阳楼。[例]总想有一天能站在岳阳楼上饱览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壮观。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真可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龙志毅《古今多少事——三峡行》)【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鉴赏导示】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本首诗写登岳阳楼时所见的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来被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岳阳楼,在巴陵县(今湖南省岳阳县)西城上。它下临洞庭,为游览胜地。【鉴赏】首联运用流水对,顺畅自然:过去“我”早就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终于(有幸)登上了岳阳楼。在叙述中诗人含有几多的感慨。颔联气魄宏伟,写出了洞庭湖气象的壮阔:吴楚之地好像被它分裂为二,整个天地像日夜浮浸在湖中。如此阔大地写景,使整首诗具有了雄伟壮阔的意境。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颈联自叙,充满了落寞之感:亲朋很久没有寄过只字片语了,现在“我”已是年老多病且孤身飘零。尾联诗人直抒胸襟:(虽然)老病,但“我”还是关注着北方边地的战事,倚靠着栏杆眺望北方,眼泪、鼻涕忍不住流了下来。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在诗中将自然现象、个人遭遇、时代苦难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抒发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因景生情,寓情于景。[3]气象雄伟开阔。《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2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注释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及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鉴赏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