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童离婚指南中主人公遭遇的道德绑架体现与分析苏童离婚指南中主人公遭遇的道德绑架体现与分析作者:翟琨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29期摘要:苏童的离婚指南中塑造一个鲜明的离婚悲剧,主人公杨泊离婚过程坎坷而充满引人深思.而在造成整个事件悲剧的原因上,道德绑架在其中有大量的体现.道德绑架的意图可能为善,但是其对于当事人的影响可能并不是预想的那样.而小说映射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绑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关键字:离婚指南;道德绑架;苏童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72-02从离婚指南中首先看到的是主人公杨泊的离婚历程,从开始萌发想法到后来逐步实践再到最后的实践失败,这其中我们始终关注在主人公的思想行动及其产生的悲剧色彩.本文试图以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对于主人公道德绑架的影响来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一、关于道德绑架1.道德绑架的含义与界定.道德绑架从伦理学术定义上看是指: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个群体的思想道德低下,认为强者必须帮助支持弱者,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也顺带达到自己帮助别人的虚荣感.在离婚指南中,主人公杨泊就遭遇如此,从一开始想到离婚,到后来的离婚一直都被他人当作强者,被当作受打压的对象.不断被批判谴责,直至小说最后悲剧的产生.2.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从离婚指南中可总结出道德绑架的如下特征:首先是威胁强迫特征,所谓道德绑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具有无形的绑架特征,即用个人的言论,看法以及公众的行为对当事人进行无形绑架,使当事人心理上收到威胁和强迫.反观离婚指南中的主人公,他在小说中所贯穿的形象一直是在他人的威胁和强迫之下,无论是他的妻子,情人,还是上司,朋友都对他的行为和想法进行了语言和行为上的威胁.其次是泛道德化特征,由于是道德绑架,其基本的前提,即道德性,在这里的道德应该被视为一种泛道德化.泛道德化即道德泛化,它是传统儒家文化在特定的内外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学说的核心属于道德范畴的仁义.所以即使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大家对任何事情的道德评价都是以儒家抽象统一的道德为基本标准的.把道德关系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无视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事件本质,对于任何事情都是道德评价先行.■在小说中这种泛道德化的道德性也有明显体现,尤其是在与主人公关系相对较为淡化的同事,领导,邻居以及其他的亲属上.最后是公开化特征,道德绑架中的大部分事件本身都是个人隐私事件,由于当事人以及周围公众对于隐私权概念的缺失,造成事件公开化从而形成公众的舆论压力和威胁,使当事人受到道德绑架.同样,我们可以发现当杨泊提出离婚后由于各种原因,他的离婚闹剧被众人知晓,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旁观者对其的道德评价,这一点清晰的反映出道德绑架的公开化特征.二、关于离婚指南中的道德绑架分析1.局内人的道德绑架.朱芸:朱芸作为杨泊的妻子,是对杨泊实行道德绑架的第一人和引发后来杨泊受到道德绑架的导火索.朱芸对于主人公的道德绑架体现在离婚事件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主人公,运用打人和自杀这两种手段对杨泊进行无理智的行为威胁,当杨泊问你老不说话什么意思,不说话不能解决问题,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朱芸回应是我不跟畜生说话.之后朱芸的第一反应是那么你先告诉我,谁是第三者,是俞琼吧?我不会猜错,你已经让她迷了心窍,是她让你离婚的?■从这里可看出在杨泊刚提出离婚时朱芸就已做出主观预判,杨泊有第三者,所有过错都在对方身上,自己是有德一方,对方是缺德一方,无形的道德评价已完成,之后的事态发展过程中朱芸逐渐失去理智,开始了企图利用自己的行动对杨泊形成心理上的威胁和绑架,■夜里十点来钟.朱芸闯进来,跟在后面的是他的三个兄弟,打!朱芸突然尖叫了一声,打死这个没良心的畜生!;在这件事情以及最后的服安眠药事件后朱芸无形中完成了道德绑架的公开化与威胁强迫.俞琼:俞琼作为杨泊的爱慕者兼好朋友,她自身对杨泊离婚这件事是矛盾的,一方面她自身从心底上看不起杨泊离婚,就像杨泊在电话里告诉她在和朱芸做生意,她要两万元,而俞琼的反应是■电话另一端沉寂了一会,然后突然啪的挂断了.杨泊隐隐听见俞琼的反应,她好像在说恶心.至此体现出了俞琼对于离婚的第一层态度;另一方面她又希望杨泊离婚,从他们现在的关系来看如果杨泊离婚那么未来他们很有可能会在一起,于是■俞琼转过脸,冷冷地扫了杨泊一眼,我现在有点厌倦,我希望你有行动,也许我们应该商定一个最后的期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她在无形中加给杨泊一个道德威胁,如果杨泊不在春天离婚,他就是不道德,就是不清白.以上两个主要人物的言论行为可清晰的看出对于主人公的道德绑架,而后来杨泊在夜晚自我流浪,被警察发现后被认为是疯子,也暗示遭遇道德绑架之后的当事人最终很可能被折磨成疯子.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