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关值班制度机关值班制度一、根据县政府要求,局机关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实行值班制,值班时间是正常工作时间,遇重大中心工作24小时值班。二、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在值班期间实行领导带班制。如因有事不能值班者,经带班领导同意,告知办公室做另行安排。三、值班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切实履行职责,处理好各项公务。落实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做好值班电话接听记录和上下班交接工作。四、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做好机关的安全保卫检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遇到重大事情要及时向带班领导或主要领导汇报。五、值班人员要自觉保持值班室和机关的环境卫生。爱护和保管好一切公共财物。对不负责任、擅自离岗造成损失影响的视其情节给予公开批评或处理。合川区双槐镇机关值班制度2015-11-1710:47|#2楼为强化双槐镇机关值班纪律,规范值班行为,特制定本制度。一、坚持镇机关二十四小时值班(含双休日、节假日、工作日),确保政府机关安全和全镇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二、机关值班采取领导带班和机关干部值班相结合的办法,全程值班,任何班次不得脱岗缺位。三、值班责任1.负责接收、市府和市级部门的电话、传真、电子公文,如实作好记录并及时告知相关领导。2.搜集当日各村(居)委员会、辖区各单位值班情况和安全稳定信息,如实作好记录。3.接待当日来访人民群众,处理诉求事项,控制势态,稳定社会局面。4.对群众和基层单位反映的情况或突发事件,一般问题由带班领导处置,重大问题报请主要领导决定后,再按规定逐级上报。5.组织、指导当日的治安巡逻、联户联防工作,全面把握全镇治安动态。四、交接-班及纪律要求1.交接时间:冬季作息时间,上午9时接-班,次日上午9时交-班;夏季作息时间,上午8:30接-班,次日上午8:30交-班。2.交接-班应做到上清下接,具体是:①记录完整、规范;②值班室清洁卫生、用具完整。3.值班期间,带班领导、值班人员的通讯设备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4.值班时间内值班人员迟到一次扣当日值班费(20元/次);值班一小时后未到,按旷工处理,除扣当日值班费外,另扣30元/次;镇主要领导查岗未在岗的,每人每次扣40元;上级督查组查岗未在岗的,每人每次扣50元。5.交接不清的,扣带班领导和各值班人员20元/次。6.一年内值班累计有三次迟到或早退的,由纪委给予行政诫免六个月;旷工三次,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年度考核为不称职。鳌江镇政府机关值班工作制度2015-11-1715:29|#3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和政府机关的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鳌江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镇委、镇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镇及其所属部门的值班工作。第三条(基本原则)值班工作遵循有情必报、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安全保密的原则。第四条(值班工作职责)值班工作的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日常值班和紧急事务的处理;(二)建立值班信息网络,确保联络畅通;(三)建立健全值班工作各项制度和规范,推进值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四)负责对所属办事处、部门和本级政府部门值班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组织值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五)及时报告和协助领导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六)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第二章值班工作制度第五条(值班组织形式)镇政府设立总值班室,办事处、所属部门设立值班室,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一)镇政府总值班室实行双人专职昼夜值班;(二)政府机关、办事处、所属部门值班人员原则上由办事处、所属部门人员轮流担任。第六条(值班安排)镇政府总值班室值班工作由镇党政办负责安排,编制好值班工作一览表,经党政办分管领导审核后组织实施。第七条(节假日值班)国家法定节假日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值班:(一)值班时间按照县政府办公室下发的通知执行;(二)镇党政办提前一周编制镇政府机关节假日值班轮流表,并报上级政府总值班室;办事处、部门要提前一周向镇政府值班室报送节假日值班安排表;(三)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力量,各级领导要轮流到岗带班;(四)各值班室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总值班室报送节假日值班综合情况。第八条(值班记录)严格执行值班记录制度,制作规范的值班记录簿。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应将发生的事项和处理情况在值班记录簿上作详细记载,记录应字迹清楚、要素齐全、详略得当。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应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处置过程。值班记录簿须编号归档。第九条(值班交接)搞好值班交接。交接手续在值班室履行,接-班人员须提前到岗,交接事项应有书面记录,并由交接双方签字确认。第十条(保密工作)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涉密信息。使用电话、传真和计算机网络传递有关信息,要区分明件和密件,密来密复,严禁明密混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