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趋势.pdf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趋势.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气势如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工程和新药市场异常活跃,尤其是在我国与世界医药市场逐渐接轨的这几年中,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在股市炒作下,以化学药物为主的制造业,正在向生物工程技术产品迅速靠拢。在化学创新药物发展进展迟缓的今天,生物工程药物全球化特点已日益凸显,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基因产品如雨后春笋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发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是现代科学中最活跃、发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这一类药物已广泛用于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重组蛋白质和重组多肽药物、重组DNA药物、以及分子克隆、基因重组技术、微生态制剂药物的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商品化,其中已开发上市的重组蛋白质和重组多肽药物较多,主要是细胞活素类药物: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重组溶栓药物:重组链激酶、重组葡激酶、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剂;以及重组疫苗和抗细胞活素治疗药物。而处于研发阶段的重组DNA药物有寡核苷酸药物、反义核苷、基因药物和细胞治疗制剂疫苗等。到2004年初,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共有2200多种,美国已经批准17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这些新产品正引发市场的变局。据2004年3月IMSHealth在纽约举行的DCAT会议报告介绍,近几年,全球生物药物销售额以年均30%速度增长,2003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价值已达370亿美元,在“重磅炸弹”药物中,生物技术药物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加大,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生物技术产品,占全部研发药物的1/4,已成为推动全球医药市场利润的增长点。生物产业增长迅速生物技术药物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由生物制品、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逐步发展到生物工程技术药物。许多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不断的努力,在天然生化药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这一最有效率的先导化合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研发成功后,标志着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性进展。随着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的联手合作,以及多项资源的不断整合。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其中具有基因工程药物产品项目的企业约在1/3左右。我国基因技术研发起步较晚,生物工程药业是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小,品种较少,创新能力不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产品的研发又走了一段捷径的路程,具有起步较快的特点,确切地说,从1989年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药物β-干扰素上市以来,到2003年,我国已有重组人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人生长素、葡激酶、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人胰岛素等21种基因工程药品投入市场,其中近1/3为国家创新药物。另有10多个品种在临床研究之中,虽说许多项目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医药市场上闪烁的亮点,必将成为医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动力源于市场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影响、生活压力加大与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免疫缺陷病毒和乙肝、丙肝病毒疾病的蔓延,共同推动了基因技术药物市场,而且呈现出高速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生物药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后,在世界大潮的潮起潮落,以及国内股市的低调运作中,生物制药业也有过一段的低潮时期,2002年以生物制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因主导产品因素也表现出业绩不佳、发展进程放缓的表现。而市场的发展也有它的特殊轨迹,是不以人们意志所转移的。受SARS病毒突如其来的影响,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药品成为控制非典的最佳组方,也使生物药业板块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推动了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如北京双鹭药业的成功上市。展望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将以此为契机,以新产品开发带动技术壁垒的突破,开拓新的生物医药市场,将使我国生物工程与医药行业携手登上更高的发展平台。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03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2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利润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药业重组并购如火如荼:在资本领域最为活跃的华源系、复星系、太极系、太太系、东盛系、远大系、华立系、华润系等八大医药体系浮出水面。“药谷”热引来巨额投资:目前全国约有各类医药产业园区100多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生物医药园区已有50多个。从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的产业看,2003年现价产值已达150亿元,利润总额占14.57%,从结构分析,化学制药、生物工程与天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