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8.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宝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x

宝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宝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和思考一、宝钢技术创新的演进轨迹宝钢是我国制造行业第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2005年世界500强第309位;宝钢20多年的发展是走一条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钢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装备研发基地基本建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产值率连续三年超过16%,2005年宝钢股份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27%,凸显技术创新对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重要贡献。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成效明显。截止2005年已累计申请专利2409件,审定企业技术秘密4739项,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国务院国资委统计,2005年中央企业专利排名宝钢居领先水平,在行业中均列第一。科研开发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创新成果大量涌现。近三年有30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冶金行业及国家科技进步奖,自主集成创新成果《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技术及使用技术的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中心评价名列前茅。在国家对已认定的33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综合评价中,宝钢连续五年位列行业第一,2005年全国综合排名第二。宝钢技术创新体系互相交融、协同发展,适应宝钢发展需要,促进宝钢技术创新进步;以产学研为主要途径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合作方式:合作渠道:从以高校为主逐步向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国家基金、同行及产业链企业等拓展;从以国内为主逐步向国外拓展。合作方式:逐步从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合作向实验室共建、集群式领域战略合作发展。合作范畴:从以单一技术开发为主逐步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应用、集成技术发展。2、宝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进与国内院校、下游用户共建实验室,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和层次;积极参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致力于超前技术研究及成果产业化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案例一、2004年3月,宝钢与上海交大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合作原则: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交大的技术集群与宝钢的产业集群的紧密链接。合作重点:针对宝钢汽车板开发及应用技术战略领域。依托“上海交大-宝钢汽车板联合研究室”平台,将项目合作提升为汽车板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的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新品牌。案例二、宝钢与东大长期合作、成效显著。近期,签署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大全面合作协议》,涉及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实验室共建、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确定了:重点在电磁冶金技术、轧钢工艺及控制技术、电工钢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战略性合作,将项目合作提升为领域合作。利用双方联合建立的EPM实验室平台,在电磁冶金技术方面开展唯一性合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产学研渠道,提升国际化能力,从人才选送培养发展到项目联合研究、互派访问学者;构筑学术交流平台,承办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两年一次的“宝钢学术年会”、“宝钢汽车用钢论坛”等。行业及市场剧变1、积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0-5年3、正确认识“主体”,当好“主体”宝钢与大学和研发机构:单一项目合作向集群领域合作转变。宝钢与用户和供应商:国内上、下游行业的前三强形成稳定的技术创新链。宝钢与同行:加强环保、能源等共性技术领域的合作。5、认识清两个关系:技术依存度-技术整合能力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四、宝钢技术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设想(一)战略思考(二)战略设想1、战略目标:集成已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结合局部的原始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战略措施:1、实施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能力2、以国家《规划纲要》为指导,制定中长期钢铁科技发展规划,聚焦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3、制定和实施宝钢知识产权、标准战略,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战略4、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宝钢、和谐宝钢按照宝钢发展需求,在宝钢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总体战略框架下,策划宝钢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布局,形成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梳理外部合作资源,建立校企技术合作资源库,对项目合作、学科领域合作、战略合作进行系统策划推进;进一步开放企业研发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政策,共建行业工程中心、国家实验室等;继续加大深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合作,形成科学与技术链接的新模式。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