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doc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doc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刑事诉讼法王剑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一、诉讼及其特征(process)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全部活动。诉讼的特征:(一)诉讼产生于社会冲突,是”公力救济”的有效方式(二)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三)诉讼有一套法定的程序(四)诉讼是一种运作过程(动态过程)二、刑事诉讼及其特征(一)刑事诉讼概念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和要求,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刑事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的刑事诉讼是指起诉至审判期间的诉讼程序,特别以审判为中心。审控辩2.广义的刑事诉讼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大程序。(二)刑事诉讼的特征1.主体:国家活动主动性:国家主动发动;普遍性: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渗透了国家权力的广泛使用;深刻性:国家强制力的使用2.目的:实现国家刑罚权3.程序:程序法定三.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属性(一)概念1.刑事诉讼法是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机关的活动——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的活动人的活动——当事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活动2.刑事诉讼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单一成文、直接定名为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与刑事诉讼程序有关的全部法律规范。(二)属性1、基本法2、程序法3、公法四.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法律形式(法律渊源)(一)宪法(二)刑事诉讼法典(旧4编225条)(新5编290条)(三)有关法律:如法院、检察院组织法;律师法;警察法;监狱法(四)有关法律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548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708条)、《六部委的规定》(40条)(共1296条)(五)行政法规、规定中有关刑事诉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396条)(六)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条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五、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一)与刑法的关系(实体法与程序法)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存,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1.刑法是刑诉活动的内容和实体依据;2.刑诉法是刑法正确实施的保证。(二)与民诉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关系共同点:三者都是程序法;不同点:解决的任务不同;原则不尽相同;证据制度不尽相同等。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制定目的、任务、作用一、制定目的(刑诉法第1条)(宏观)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所期望达到的预期的目标(或理想结果)。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直接目的)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核心目的)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终极目的)二、任务(刑诉法第2条)(具体)1、具体任务: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正确处理案件2、重要任务: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3、根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三、作用(一)对刑法实施的保证作用1.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实施刑法的国家专门机关及其职权分工2.刑事诉讼法保证专门机关的权力行使和权力制约的统一3.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运用证据的规则,保证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4.刑事诉讼法科学地设计了程序系统,尽量保证案件从实体上最终得到公正处理5.刑事诉讼法保障刑法高效率地实施(二)刑事诉讼法本身具有的作用现代文明国家多数承认了程序独立价值主义。它体现为:1、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本身就体现出一个国家民主、法治、人权的现状的程度,是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志2、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法的不足3、刑事诉讼法在特定情况下限制了实体法的实施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弹劾式诉讼产生于奴隶制时期。所谓弹劾式诉讼制度,就是个人享有控告犯罪的绝对权利,国家审判机关不主动追究犯罪,而是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处理刑事案件。其主要特征:1、国家没有专门的追诉犯罪的机关,对犯罪的控诉由公民个人承担2、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3、法院或其它裁判机构在诉讼中处于消极的仲裁地位4、采用神示证据制度评价:利:(1)控、审分离;(2)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弊:(1)不利于及时有效惩罚犯罪(针对国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