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篇1一、意义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2+3.2+3.2+3.2+3.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5),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5个3.2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二、算理1、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4、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用字母表示:a×b=c(a不等于0)b>1,a>cb=1,a=cb<1,a三、积的近似数1、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这一单元主要用四舍五入法。步骤如下: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算出积,再按题目的要求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注意: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去掉。如:0.599保留两位小数是()2、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百分位。四、混合运算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简算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案例:0.25×4.78×40.65×2022.4×1.5-2.42.4×0.6+2.6×0.612.5×32×0.25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篇2【知识点概念】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巧记位置】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切记】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4、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归纳篇3【数学公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8、减数=被减数—差9、被减数=减数+差10、因数×因数=积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被除数÷除数=商13、除数=被除数÷商14、被除数=商×除数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珠算读写数】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四位一级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