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上海市静安区新一轮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精编】上海市静安区新一轮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2022精编】上海市静安区新一轮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3页第PAGE\*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征求意见稿)在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2004年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城市文化建设十大任务,我区应加快文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确保本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文化名区,建设充满文化魅力、凸显文化实力的“双高区”。现结合静安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静安区文化发展的目前状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叠加、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了静安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现代都市文化的特色,构筑了静安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为凸显优秀的建筑文化、丰富的旅游文化、时尚的产业文化、多元的商业文化、繁荣的群众文化——打造“文化名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十五”以来,静安区文化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本区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精品不断增加、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突显活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形成了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繁荣发展局面。2001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城区”的称号,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4年“现代都市音乐广场——‘欢乐周末’周周演”广场文化活动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静安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被市有关部门誉为“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上海群文工作的方向”。静安区文化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随着静安“双高区”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当前文化建设正处在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加快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里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升静安城区文化含量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树立“双高区”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形象。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未来的定位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所以要从这一高度和目标出发,去思考和制定静安区的文化规划,这样才能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使文化的形态充分具有国际性的特点。打造文化名区、培育城市精神,要以先进文化来引领,用各种载体来塑造,并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来建设具有静安特色的海派文化,为实现静安“双高区”建设的新跨越提供文化支撑。二、静安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2004年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紧扣“双高区”建设目标,以“静安,让生活更美好”为宗旨,努力构建和谐静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文化先进城区”。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充分保障市民自由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3.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使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体现出更强大的作用。三、静安区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1.“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即要与“双高区”建设发展目标相适应,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文化发展的观念上、形式上、内容上、机制上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静安社会的全面进步。2.“普及与提高”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扩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度,结合“双高区”的特点,培育和形成文化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位。3.“继承与创新”原则:既要传承历史文脉,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要继承发扬、不断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