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工作计划精选教师工作计划模板集合7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工作计划7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师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本事,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本事,如动手本事、观察本事、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二、主要任务、目标: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到达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到达95%以上,分组实验到达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构成必须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本事。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进取改善仪器及自制教具。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7、整理好实验档案。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1、防火、防电(1)防短路、漏电。实验教师要加强防火及防电害意识,不能麻痹大意,应不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防火及防电害工作。在学生实验前必须保证电路及各种电器的完好,认真检查插头插座是否适宜或松动脱落,电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漏电、短路等情景,各种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排除解决。防止乱拉乱扯电线。(2)学生做实验时,对易引起火灾的实验必须要向学生讲清操作要领,避免事故发生。(3)严禁在实验室吸烟。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实验教师要会使用,并经常检查,坚持完好,到期申请更换。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一旦发生火灾要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9)。2、防盗、防破坏(1)实验教师每一天离岗时要关掉应关掉的电源、水源,锁好门窗。门锁及门窗插销要坚持完好,发现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好后再离开。(2)学生实验完毕,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标本和模型作及时清点和整理,归柜保存。(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不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做,损坏仪器和标本,须按损坏程度,要记录清楚,作价赔偿。(4)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离开,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5)实验结束时,做好仪器药品检查记录和安全存放工作。(6)学期结束,要做好实验工作总结和安全工作总结。教师工作计划篇2一、基本现状分析:我于XX年踏上教育岗位,平日工作兢兢业业,工作有热情,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善于反思,勤于实践,对学生有爱心,有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起带头作用,团结组内成员为团体的进步而共同努力。但是自己平时虽能即使进行课后信息反馈与反思,但懒于笔头的整理与总结,对于少数性格偏执的学生不善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我要坚持发扬自身原有的优点,弥补先有不足之处。二、预期目标:作为校级骨干教师,本学期我要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语文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语文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具体目标:1、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积极阅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专业理论书籍,并写好读后感。2、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3、上好校公开课,做好相关教育教学讲座。4、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生平等交流,增强教学效果。5、创造品牌意识,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带教青年教师,有明显成效。三、具体措施:(1)本学期里阅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并写好读后感。(2)本学期7周左右上一节语文公开课,开展与本学科教师的手拉手活动,要有实效,积极进行研讨及反思,共同进步。(3)平日要更细心的关心带教新教师,互相听课,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组织本学科组教师进行优质课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