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1读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读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120xx年11月20日,安环质量处组织员工观看了中国化工集团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看后心里受到极大震撼,大火后扭曲变形的钢架,爆炸现场散落的碎片,一组组伤亡、损失的数字,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在为逝者叹息,在为伤者难过的同时,如何减少悲剧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个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员工,我深知装置潜在的危险因素:剧毒、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粉尘、机械伤害、强酸、强碱等等,几乎包含了化工生产中绝大部分的危险。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如何确保装置的安全、稳定、持久、高效的生产,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自我提升的机遇。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必须具备四个关键心态,即:专注心态、谦虚心态、细致心态、责任心态。首先,专注是非常重要的。专注意味着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能仅仅将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而被动地去完成。如果我们这样做,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同时也会失去工作中的激情和成就感。敷衍了事只会埋下事故的种子,最终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并创造机会,争取赢得属于自己的机遇。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目前所从事的一切,从而激发内在的激情。这种激情会促使你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自己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其次是谦虚。谦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保持虚心谦卑的态度,勇于向他人请教和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当遇到不懂或者不会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坚决不放过,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我们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工作,可能会因为一个错误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安全生产方面,只有取得满分,才能算合格,没有及格一说。再次强调细心的重要性。粗心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犯的错误。然而,在生产中,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粗枝大叶的毛病。一时的疏忽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损失,甚至可能付出血的代价。因此,我们应该养成事前检查、事后检查和相互检查的'良好习惯,以杜绝麻痹大意的情况发生。最后是专业素养。无论一个人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有多高,如果缺乏专业素养,都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专业素养是每个员工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只有以对自己、他人和企业负责的态度,才能对每项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以专业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完成任务。前车之鉴,安全问题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工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我们必须铭记曾经发生的伤痛,始终保持对安全的高度重视。读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2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华瑞大厦坐落于陈家湾地区,位于卓刀泉与雄楚大道交汇处的西侧。该建筑共有地下二层和地上二十五层,总建筑面积为35766平方米,估计高度约为100米。基坑开挖面积约为4760平方米,周长约为257米。地下室埋置深度为-10.8米(包括垫层底板)。基坑北侧与南苑小区相邻,距离住宅楼约为7~18米。东侧靠近卓刀泉南路,基坑边线距离路边约为5米。基坑内埋设了地下电缆,距离外墙边线约为8.5米。南侧紧邻雄楚大道,基坑边线距离道路边线约为5米。基坑内埋有地下电缆和光缆。西侧外墙边线距离建筑物距离为16米,该建筑为多层砖混结构。二、支护设计本基坑采用了喷锚技术和桩锚技术相结合的支护结构体系。基坑在6.0米以上采用了C20X厚度为80~100毫米的混凝土喷涂及锚杆,锚杆的长度为9米。基坑边坡的放坡系数为1:0.3。在基坑的深度超过6.0米以下部分,采用了直径为900毫米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并加入了预应力锚杆。基坑的边线距离地下室外墙轴线的距离为1750毫米。三、施工过程控制基坑工程的施工包括了挖土、支护和监测三个方面。根据相关规范、图纸和实际情况,施工及监理人员对基坑进行了事前、材料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他们熟悉了地质报告、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了解了周边建筑环境和地下管线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按照设计顺序指导施工,严格把关每道工序并记录自检结果。他们还进行了锚杆注浆的旁站监理,以控制喷砼面层的厚度,并通过见证取样进行试块测试(后经实验室检测合格)。预应力锚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张拉并锁定,且通过抗拔实验满足了设计要求。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每周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了监测。四、事故的发生基坑工程完工后,进行了工程桩的施工(原计划为挖孔灌注桩,现改为整板箱筏基础)。监理每天对基坑四周进行目测,从5月份开始发现了裂缝。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检查和核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