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处理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河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处理学习教案.ppt

金河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处理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河(jīnhé)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处理1工程(gōngchéng)概况2工程地质条件(tiáojiàn)2.2地层岩性隧洞围岩主要由二叠系上、下统玄武岩组(P1-2β)的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熔结火山(huǒshān)角砾岩、含火山(huǒshān)角砾的沉积粗凝灰岩、凝灰岩等构成。地层由老至新分为以下两层:第一层(P1-2βⅠ):由玄武岩、杏仁(xìngrén)状玄武岩夹少量熔结火山角砾岩构成。该层分布在洞0+000~洞1+900段。第二层(P1-2βⅡ):熔结火山角砾岩夹玄武岩、杏仁(xìngrén)状玄武岩。该层分布在洞1+900~洞1+986段。岩性特征如下:(1)玄武岩,呈灰、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绿泥石、磁铁矿等。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具间粒结构、拉斑玄武结构。常见网络状石英、方解石细脉分布及褐红色斑点状铁锰质渲染。岩质坚硬(jiānyìng),强度较高,属硬岩类。(2)杏仁状玄武岩:呈灰、深灰、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磁铁矿及绿泥石等。具玻璃质、斑状结构,基质(jīzhì)为间隐(间粒)结构,杏仁状构造。杏仁体呈次园状及不规则状,直径一般0.2cm~1cm,成分为方解石、绿泥石、玉髓等,颜色分别呈白色、灰绿色等。岩质坚硬,强度较高,属硬岩类。(3)熔结火山角砾岩:呈灰、灰绿、紫灰色。角砾成分为灰绿色和紫红色的玄武岩及凝灰岩,呈棱角状或次棱角状,直径一般1cm~5cm,最大10cm。岩石主要由火山角砾和火山灰组成,部分角砾已成玻璃质,开始重结晶。另有少量长石石英晶屑和斑晶。熔结角砾结构,角砾状构造(gòuzào)。岩质坚硬,强度较高,属硬岩类。2.3地质(dìzhì)构造地层为单斜构造,流面产状N20°~40°W,NE∠20°~60°,流面局部有褶曲现象。断层和挤压面引水隧洞开挖揭露的Ⅲ级结构面断层(F)有五条,均与洞向斜交。Ⅳ级结构面,小断层(f)有21条,挤压面(gm)有22条,按走向划分主要为N50°~75°E、N65°~85°W两组,另有少量结构面走向近SN。断层、挤压面组成物质(wùzhì)一般为碎块岩、片状岩和糜棱岩,少数有断层泥,另有少数有石英方解石细脉充填。断层、挤压面一般以中、陡倾角为主。力学性质主要为压扭性或压性。节理引水隧洞强风化及以下各部位岩体一般发育2~3组节理,全风化岩体中节理少见。节理按走向划分,主要(zhǔyào)发育NNW、NWW、NEE及NNE四组。除流层节理外,一般延伸长度1m~3m,少数节理延伸长度大于5m。节理在强风化岩体中,多张开2mm~10mm,充填泥质;弱风化岩体中节理张开度0.5mm~2mm,充填物以钙质和泥膜为主,节理面多平直;微风化岩体中节理多闭合,节理面见铁锰质和高岭土薄膜。部分洞段存在走向与洞向夹角较小或接近平行的节理组,对洞室稳定有一定影响。2.4物理地质现象引水隧洞沿线物理地质现象主要(zhǔyào)表现为岩体风化和崩塌。岩体风化岩体风化明显受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在断层带和节理密集带以及岩性变化带,风化作用明显加剧,以致有隔层风化、囊状风化等不均一风化现象。引水(yǐnshuǐ)隧洞开挖揭露微风化岩体约1172m,弱风化岩体约418m,强风化岩体约300m,全风化岩体约96m。崩塌隧洞(suìdònɡ)沿线有两个较大崩塌堆积体(B1、B2)。见表1。其中B2在引水隧洞(suìdònꞬ)的实际开挖过程中有较大影响,直接造成改线和多次塌方。2003年6月16日,原设计路线桩号洞1+404处施工过程中发生冒顶,松散塌落体体积约为230m3。故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从隧洞(suìdònꞬ)0+560桩号改变洞线,向北偏转3°,绕过松散堆积体后以70m转弯半径与原洞线连接。将已开挖的隧洞(suìdònꞬ)段改为施工支洞。原本预计此方案完全绕过松散堆积体,但改线后仍发生多次小塌方。引水(yǐnshuǐ)线路改线前后对比图2.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和岩石透水性)引水隧洞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lièxì)水.赋存于(P1-2βⅠ)和(P1-2βⅡ)玄武岩组岩体的节理裂隙(lièxì)及断层破碎带中,由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受断层构造和节理裂隙(lièxì)网络的控制。隧洞地下水位一般高于洞顶10m~20m,最高达60m。局部有脉状基岩裂隙水赋存,隧洞施工时洞内出现渗水(shènshuǐ)、滴水、线状流水和涌水。其中,桩号洞1+490~洞1+535段在施工过程中线状流水或涌水严重,且围岩较破碎,给一次支护(立钢格栅拱架、挂网喷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困难。施工单位采用多加速凝剂等方法,将流水赶往几处集中起来,从预打的排水孔流出。2.6岩石、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xìngzhì)根据1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