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2节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B.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很高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高【解析】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生物的种类)数目的多少;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低。【答案】B2.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导学号:32570183】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解析】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到胃中的纤维素。【答案】D3.下面是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如图③;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如图②;狐与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如图①;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如图④。【答案】C4.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导学号:32570184】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米2)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定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的总产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解析】表中数据显示,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相比,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为80×78%≈60种,丰富度最高。【答案】D5.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解析】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答案】C6.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导学号:32570185】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解析】农作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减少作物为争夺阳光、水分、矿质营养等而发生的种内斗争;草与农作物属于不同的物种,除草是为了防止产生种间斗争(竞争);虫和作物之间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答案】C7.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是红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生态位加以说明B.藻类的分布与阳光有关C.这种现象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藻类的分布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藻类的分布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答案】D8.(2016·伊犁期末)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导学号:32570186】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解析】本题题图横坐标是水层及优势种,四种鱼类之间没有捕食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不是共生关系,它们因争夺氧气等存在竞争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呈“S”型曲线增长。【答案】A9.(2016·江苏宿迁高二期中考试)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