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佳宁****么啦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2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址:重庆市(长寿区)化工园区东部1.1.3项目业主单位:重庆普源化工工业有限公司1.1.4项目性质:改扩建1.1.5项目技术:引进日本精细化工以及高分子物理技术1.1.6生产能力:年产1万吨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1.7项目产品简介: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是采用掺杂三氧化钨、五氧化二钒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粉体。与传统的SCR催化剂相比,本催化剂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催化活性,因而具有更强的催化还原作用。该催化剂可负载于不锈钢、金属板、陶瓷、玻璃纤维基材上,制成板状、蜂窝状或波纹板状,最后集成于钢壳内,组成脱硝反应器的整体。国外客户使用情况表明,该催化剂反应器与脱硝系统内其它装置共同使用,可使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率不低于90%。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主要应用于电厂和化工、炼油、炼焦、玻璃制造厂烟气治理以及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该产品长时间暴露于4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可引起催化剂烧结,导致催化剂中TiO2晶形发生变化,颗粒增大、表面积减小,活性降低。而我公司的产品则具有以下性能:1、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耐硫好、使用寿命长。2、本品掺杂WO3,降低纳米催化剂在高温时的烧结,防止纳米二氧化钛晶型变化,颗粒增大,表面积减小,活性降低。3、本品是SCR脱硝催化剂的载体材料,主要是处理氮氧化物,专门为垃圾焚烧电厂和化工、炼油、炼焦、玻璃制造厂烟气治理以及汽车、轮船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1.1.8项目建设内容:根据项目生产规模、技术工艺确定的设计方案,本项目投资1800万元,改扩建1000M2生产车间,购置相关的生产、检测设备,新建脱硝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产品生产线,2010年6月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1)企业自筹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67%。(2)银行贷款6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2业主简介1.2.1公司概况重庆普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新型的高科技环保型企业。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自主研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脱硝催化剂专用二氧化钛精细化工产品。该产品是用于生产燃媒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企业的主要原料。也适用于燃烧垃圾焚烧厂、玻璃制造厂、水泥厂等烟气净化催化剂生产企业。公司厂址在长寿化工园区内,总用地面积200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计划在2010年11月正式投产运行。项目一期年产5000吨,二期建成后年产10000吨,本公司拥有的脱硝催化剂专用二氧化钛精细化工生产线,是一条具有极高自动控制系统的现代化生产线,我们生产的产品一举扭转了脱硝催化剂专用二氧化钛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1.2.2科研队伍状况公司目前现有员工6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13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2.5%,博士8人、硕士35人、外籍专家3人、本科78人,另还聘请13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公司的技术开发顾问,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82%。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大多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具有丰富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努力。高素质的技术研发队伍和高素质的员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公司于2008年在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主要负责产品的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并与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国外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建立了相关实验室,主要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运用检验和质量检验,从而确保了各个项目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公司配置了一大批极其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如质谱仪(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等;拥有完善的试验设施和国内许多化工企业所不具有的大型科研设备,如核磁共振仪(NMR)、原子吸收(AA)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设施,不仅极大增强本公司的创新能力,保证了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1.2.3公司科研成果为保持本公司在国际化工界中间体领域的竞争优势,充分依托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追踪当代医药中间体的科研发展动态,不断进行科研创新,研究化工产业的多种中间体产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并投入产业化的化工产业中间体项目10余个,原料化学品2个,处于研发状态的品种和项目达20多项。其中已有3个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