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个人,工作业绩报告篇一: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工作业绩报告某某某同志业绩报告我叫某某某,男,26周岁,中共党员,2020年12月进入新密市米村镇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干部职工的热情帮助下,我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同事请教,不断完善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一、加强知识积累,提高政治素质作为一名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我深知思想理论知识与水平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以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实际事务型和材料撰写型工作人员,我始终把学习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坚持不懈的学习党的重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创新意识,提高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和涉及残疾人民生的各项工作。二、认真履行职责,本职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残联指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残联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1、马伸桥镇残疾人工作概况:我镇目前共有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新证的残疾人743人,其中:听力64人,肢体486人,精神24人,视力69人,智力80人,言语20人。其中有重度残疾人85人。截止到2020年8月,协助县残联进行残疾人旧残疾证换证工作,我镇残疾人全部完成了换新证。2、加强我镇残疾人组织建设:我镇42个村全部健全和完善了村级残疾人组织,并加强了与各村协会和村领导小组的联系,积极宣传有关残疾人的政策和有关优惠措施,努力为残疾人服务,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3、接待残疾人来访和残疾人维权工作:积极宣传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热情接待每位来访的残疾人,耐心细致地听取残疾人的心声,做好来访接待登记工作,重点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从2020年到现在共接待残疾人来访300余人次,解决和协调解决残疾人实际问题100余件。2020年8月协调解决了我镇张庄村残疾人张春龙的低保申请信访。4、康复工作:积极宣传和协调,促进全镇低保范围内的95户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全部免费参加了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保证了贫困残疾人的就医条件;做好视力残疾人复明工程,新报16名白内障患者已接受了初步检查,准备手术;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5辆,助行车1辆;为伯王庄村重度肢体残疾人静海明安装左大腿假肢一例,为淋河村残疾人裴林安装右小腿假肢一例,方便了残疾人出行和劳动,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5、扶贫、救助工作:近两年,协助民政部门,积极促进36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做到应保尽保。新增53户63名低保范围内的残疾人享受残疾人生活救助金,截止目前全镇共有低保范围内残疾人148户170人,每人每月享受到了50元(轻度残疾)、100元(重度残疾)不等的生活救助金待遇,每年为残疾人发放救助金15万多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水平。2020年残疾人安居工程提供资金12.15万元,为3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家庭翻建了住房12间,改善了残疾人的居住环境。2020年5月,残疾人助残日期间,又为我镇5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5辆;并积极组织镇村两级政府为残疾人捐款8000多元。2020年5月,残疾人助残日期间,为我镇2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2辆,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12户,每户送去200元慰问金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2020年7月为我镇19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办理居家托养服务,使他们的服务人员得到每季度200余元的服务费用。为17名拥有三轮车的肢体残疾人办理每年200元的燃油补贴,2020年和2020年的补贴款已到位,并发放。6、无障碍工程积极推开:2020无障碍工程为我镇残疾人家庭提供资金58800元,修建坡道294条,安装坐便5个,扶手6个,发放坐便式轮椅142辆。实现了残疾人出行和日常生活的“无障碍”。推进社区无障碍建设,提高了整个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重视。7、残疾人教育事业:为学习优良的中小学残疾学生16人发放助学金6400元,为高中残疾学生3人发放助学金3000元,为一名残疾人家庭的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在校学生申请助学金2500元,缓解了贫困残疾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调查上报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和幼儿园阶段儿童5人;积极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8、包村工作率先优质完成:包村工作稳步进行,根据市县和乡党委提出的“大干300天”的口号,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