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总结.pdf
上传人:是丹****ni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总结.pdf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2、下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难溶0.01~1微溶1~10可溶>10易容A.Ca(OH)2属于易溶物质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13、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D.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6、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面粉C.食盐D.白醋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B.用氧气急救病人2C.钨用于制作白炽灯的灯丝D.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剂8、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n的数值是12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选题9、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2-10、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由Cu造成的,而不是SO4引起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3A.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铜丝2-B.观察硫酸钾溶液无色,表明溶液中SO4无色2-C.在硫酸钾溶液中加适量锌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SO4无反应D.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锌振荡,静置后颜色褪去,表明溶液颜色是Cu2+造成的11、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NH4Cl33.337.241.445.850.460.2S/gNa2SO49.620.240.848.447.547.0A.甲为NH4ClB.t3℃应介于40℃~50℃C.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均不带结晶水)的质量一定相等12、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13、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C.把溶剂蒸发掉20gD.加入2gCaCl2固体52022届初中化学溶液_01B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一定是混合物,符合题意;B、同种物质,在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物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