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应届定向毕业生招聘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源应届定向毕业生招聘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pdf

生源应届定向毕业生招聘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密云区教育委员会面向北京生源应届定向毕业生招聘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2月1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中国队选手()以95.25分的绝对优势获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第8金。A.高佳慧B.张可欣C.谷爱凌D.徐梦桃【答案】:C2.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A.到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强国B.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到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D.到202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答案】:B3.2022年2月11日,男子钢架雪车第4轮比赛落下帷幕,中国选手()夺得铜牌,这是中国男子钢架雪车项目的历史首枚奖牌,帮助中国队完成了零的突破。A.张义威B.闫文港C.耿文强D.苏翊鸣【答案】:B4.下列属于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是:A.广西大学B.广西日报社C.桂林市第一中学1/12D.南宁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答案】:B5.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A.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答案】:A6.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乡村宜居宜业,农民。A.丰产丰收B.增产增效C.优质高产D.高质高效【答案】:D7.在组织内部()的情形经常会发生,如两人为争夺同一职位而相互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A.打斗B.辩论C.战斗D.竞争【答案】:C8.“搭便车”现象,源于公共物品的()。A.非竞争性B.竞争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答案】:D9.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12C.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D.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答案】:B10.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既具有一般管理制度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是指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一经公示并实施,就成为单位职工开展工作必须依据的准则,全体职工必须无条件遵守。A.垂直管理B.权限分级C.权威性D.无差别【答案】:C11.行政实施偏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阳奉阴违”、前紧后松、敷衍塞责属于()的表现。A.象征式实施偏差B.附加式实施偏差C.替代式实施偏差D.选择式实施偏差【答案】:A12.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利的观点,这是对()A.国家职能的错误论断B.国家阶级性的正确论断C.国家起源的正确论断D.国家本质的错误论断【答案】:D13.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A.非排他性B.排他性C.有偿性D.强制性【答案】:A1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的表述,正确的是()。A.漠河-腾冲一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B.我国最北端已进入北极圈3/12C.缅甸是我国陆上邻国之一D.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为高山族【答案】:C15.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A.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1/3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1/3D.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1/3【答案】:A1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答案】:D17.俄国早期马克思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B.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答案】:C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儒家最富魅力的思想精华,这句话出自:A.《孟子·尽心上》B.《师说》C.《岳阳楼记》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A1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4/12A.绝对观念B.水、火等“原初”物质C.客观实在D.理念世界【答案】:B20.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琴诗》,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