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在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下连续墙在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doc

地下连续墙在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地下连续墙在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地下连续墙在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邹城市三十米桥上跨铁路斜拉转体立交桥主墩承台基坑(深)地下连续墙围护工程为例,介绍了邻近铁路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工艺、安全控制重点及其安全卡控措施,可作为类似工程施工参考。关键词:地下连续墙;邻近铁路;深基坑支护;应用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A一、工程概况邹城三十米桥上跨铁路立交桥建设工程为主跨110m斜拉桥,位于邹城火车站站区,横跨京沪等14股铁路电化既有线,为保证既有线的营运安全,设计为水平转体斜拉桥,转体重量21000吨。斜拉桥转体主墩18#墩紧靠既有线,18#墩基础为21根直径φ2m钻孔灌注桩,承台为直径φ22m的圆形承台,厚度7m,承台底距地面11.5m,靠近铁路侧边缘距最近铁路中心11.9m,为保证基坑开挖时既有线的安全,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1、地质情况18#墩附近地质情况:素填土,土的重度,内摩擦角=15°,粘聚力C=10kPa,厚度9m;花岗岩残积土,土的重度,内摩擦角=22°,粘聚力C=10kPa;强风花岩层,土的重度,内摩擦角=38°,粘聚力C=2kPa,地下水位高+66.33。2、地下连续墙设计1.1地下连续墙中心直径φ26.2m,厚度0.8m,深度16.37m。1.2腰梁中心设计位于连续墙顶6m以下,腰梁钢筋同墙体钢筋之间采用机械连接。1.3导墙墙间距离为0.9m,墙高1.2m,墙厚0.8m,导墙的纵向分段与地下连续墙的分段接头错开。1.4地下连续墙的冠梁为导墙同连续墙后浇段现浇为整体结构,共同构成冠梁结构。1.5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采用锁口管地下连续墙槽段连接方式。1.6地下连续墙槽段的划分。圆形地连墙轴线直径为26.2m,周长82.3m。地连墙主要采用液压铣槽机进行成槽施工,划分19个槽段,Ⅰ期槽段2个,Ⅱ期槽段15个,三期槽段2个。靠近铁路侧Ⅱ、Ⅲ的6个槽段长2.5m,其余槽段长5.11m。1.7为保证基坑铁路安全,明挖排水施工会造成铁路侧的沉降,设计采用水中开挖取土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完成后,采用C30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封底混凝土厚度2m。1.8若开挖过程中,地连墙墙体渗漏,则对该处外围土体进行旋喷加固封堵处理。1.9地下连续墙施工确保路基稳定措施。一是施工前在铁路侧紧靠地下连续墙用一排φ1,0m、长20.7m高压旋喷桩加固土体;二是邻近铁路侧6个槽段长由5.11m减至2.5m。二、施工工艺控制要点1、地下连续墙施工1.1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导墙;成槽;下钢筋笼及注浆管;插入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循环下一槽段施工;完成地连墙;往下开挖基坑6.6m;施工腰梁;开挖至设计基坑底;浇筑封底混凝土;基坑内抽水。1.2导墙现浇导墙及养护期间,重型机械不得在附近作业或停留。导墙内墙面垂直度容许偏差为0.5%,内墙面平整度容许偏差为3mm。导墙平面误差不大于±10mm,导墙间距容许误差±5mm,导墙顶面平整度容许误差±5mm。1.3槽段附近堆载。地连墙槽段施工时,为确保槽壁的稳定,必须严格控制槽壁附近的堆载,不得大于20kN/m2。1.4成槽和泥浆1.4.1成槽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宽及垂直度,成槽至设计标高后,应严格检查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底。1.4.2成槽垂直度不得大于1/400墙高,接头处相邻两槽段的中心线在任意深度的偏差均不大于60mm,地连墙厚度误差为0~30mm,地连墙平面误差小于±30mm。1.4.3槽内泥浆液面应保持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1.4.4成槽后清底厚度应小于10cm,并应避免钢筋笼下放后二次清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进行墙底止水帷幕施工。1.4.5为保证槽段接头的施工及后期的防水质量,在吊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前对槽段接头和相邻墙段的槽壁混凝土面采用刷槽器等方法进行清刷,清刷后的槽段接头不得夹泥。1.5钢筋笼制作为确保钢筋笼吊装安全,将钢筋笼分节制作、吊装,每节长度不大于9m,节间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笼制作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腰梁钢筋连接的钢筋连接器,位置要准。2、基坑开挖及冠梁施工2.1基坑开挖需在帽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能开挖,开挖顺序如下:施工冠梁、分层向下开挖土体6.6m、施工腰梁、待腰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至基坑至设计位置、浇筑封底混凝土、基坑内抽水、施工承台。2.2坑内各层土体开挖采用岛式开挖,先分区对称开挖周边土体,后开挖中间土体。2.3开挖6.6m深度后,应在36小时内完成腰梁混凝土的施工。2.4腰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地连墙内侧进行清洗凿毛,确保连接钢筋位置,保证内衬与地连墙形成整体。2.5内衬混凝土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