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重点.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备考重点.docx

中考备考重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备考重点第一篇:中考备考重点复习按四种方向准备作文范文在考前最后13天里,复习语文的主要方向为: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主要集中复习中考说明上的内容,确保基础知识和文言文部分不要失分。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需进行归纳总结,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考的题型及答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答题套路。这样可以节省考场上的答题时间,也可以让答案更加标准。作文部分:作文最根本上是要重视积累,如果仅是本次中考冲刺的话,建议考生给自己准备几篇范文。可以根据“情感”、“励志”、“成长”’、“社会”等类型分别准备。对自己以前比较优秀的文章和段落进行精心修改,也可以每天摘抄精彩段落,给中考作文做好积淀。另外,如果考生作文不好,可以在考前熟练掌握最容易得分的几种作文格式,比如五段式、小标题式、小排段式等等,同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和段落。如果考生阅读不好,可先抓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的分数,这两类阅读题目简单,答案易找,成绩中上等的孩子都可以保证得到满分。同时,复习记叙文时要多归纳总结答题格式。考场别在记叙文阅读上省时间中考语文考场时间的分配原则是一分钟做一分的题。选择题:做选择题用时一般会较短,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难度较低,注意语言表达即可,个人建议20分钟内解决。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用5至8分钟左右,因为基本考课本上的文章,比较简单,注意细节和语言表达即可。记叙文阅读:把主要时间用在记叙文阅读上。这部分内容容易失分,难度相对较大,建议用15至20分钟完成。议论文、说明文阅读:议论文和说明文阅读基本上是从文章中找答案,两篇文章15分钟即可完成。作文:作文非常重要,审题立意理思路是关键,建议用8分钟左右,一定不要怕花这个时间,真正写作600字半个小时一定能完成;最后留出的时间用于检查试卷。语文现代文阅读10种题型答题策略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并不复杂,答题格式也相对简单,可在短时间内掌握要领。下面以10个题型为例,帮助考生分析现代文阅读的答题策略。题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说明对象是文章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题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利用段意、中心句进行整合、改写。题型三:说明方法(重点)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题型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A.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B.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C.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写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与空间顺序中的“由整体到局部”要分清。题型五:说明语言(重点)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题时需说明:原词意思;所换词语意思;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原文说明的实际情况不符。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题时先表态,删还是不删。为限制性词语做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进行说明辨析: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最后做小结: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限制性词语,例如:“一般”、“从现在起”、“大多数”等。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