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最终定稿).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最终定稿).docx

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最终定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最终定稿)第一篇: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新高考新题目2014-02-120910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一、思乡诗的特点常写景物冷月落叶;枯树荒野;苦雨凄风;栖鸦飞雁;冷露清霜;寒烟衰草;水冷山寒;旷野无人;夕阳斜照。所抒之情孤独凄凉,悲苦愁绪,思念亲友。典型环境幽静,无人,凄凉,闲淡。典型环境及作用以寥廓苍茫衬托人的孤独无依;以霜露日风等渲染一种凄凉的环境,映衬诗人内心的悲苦。表现手法想象,联想,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烘托,对比,衬托,用典,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移情”于物。二、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全国一卷)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四川卷)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4、(09年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5、(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6、【2010年全国2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7、【2010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8、下面一首这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三、参考答案1、(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