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雅安节能减排实施路径研究【摘要】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成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节能减排便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从结构,技术和管理这三大层面,探究雅安市节能减排实施路径。【关键词】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一、背景当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全国加紧推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节能减排,是破解能源资源约束、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正值雅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能源需求急剧攀升,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渐凸显。新形势下,雅安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二、雅安节能减排面临形势(一)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不断上升目前,雅安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矿冶、建材等高耗能产业,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着。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提档升级,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用能总量将大幅增加,社会能源资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加重了全市节能减排的负担。(二)节能减排空间不断缩小“十二五”期间,雅安市对重点企业行业实施重点监管,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行业排放和用能,节能减排的空间缩小。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可实现的有效节能减排空间有所收缩,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节能减排改造工程的边际成本较高,节能减排边际效益偏低。随着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不断细化、考核范围逐渐扩大,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业以及生活领域等都在节能减排考核范围之内,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压力。(三)节能减排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地方政府领导人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所忽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支持资金较少,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繁重任务。政府相关财税和金融政策不完善,能源价格不高,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缺乏。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统计监测监察和考核体系尚未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节能减排观念还未在全社会树立,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三、雅安节能减排实施路径(一)深化结构节能减排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节能减排。产业结构的正常演进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路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就雅安市而言,在发展电冶、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结合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战略定位,发挥雅安的区位、生态优势,打造山地旅游、天然氧吧等生态旅游新项目,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利用雅安作为川西物流配送次级枢纽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雅安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商贸城等市场,壮大农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全市节能减排的结构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节能减排。发展“无害化、低投入、低排放”的循环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合理规划雅安农业布局,优化“北茶叶,南果蔬”的农业布局,壮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以茶叶、林竹、中药、果蔬和畜禽养殖为重点的生态农业体系。发展畜禽生态养殖,形成“植物—畜禽养殖—沼气工程—植物”的庭院型生态产业链,促进畜禽养殖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以废物综合利用为核心,以农产品为纽带,链接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形成“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池—种植业—农副产品—养殖业”等立体种养加工模式,建立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园,园区内通过物质循环、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实施工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工业,推动工业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增量、调整存量,调整工业结构。淘汰市内落后产能,发挥雅安优势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电冶产业,扩大多晶硅等资源深加工企业规模,建设电冶基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构建生态产业链,对市内工业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工业园,在园区内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