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docx

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第一篇: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2014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典型考点1.浙江经济发达,截至201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9年居全国之首。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自2013年开始,浙江省委省政府计划每年在全省建设1000个乡村文化礼堂,五年内争取覆盖每个乡村。乡村文化礼堂源于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伴有浓浓的泥土芳香和浓浓的乡土内容,各村因地制宜挖掘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通过文化礼堂这个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改变过去单纯“送文化”为“种文化”,让农民的思想境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提升。(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的理由。(10分)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通过文化礼堂这个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让农民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的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材料一在201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首都,就文化强国等问题建言献策,其中关于文化方面的提案多达1100多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设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材料二最近,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百姓,许多中国人成为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忠实粉丝,持续了几年的韩剧热,给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针对韩剧热播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也有人认为,对于韩剧的热播我们不应一味排斥,更应该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思考和反思,值得我们重视,并不是高高坐在五星级宾馆喝着可乐就能写出一部好戏来的。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14分)①“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此种观点片面,韩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文化需求。(2分)②“对此现象进行反思”此种观点正确。(1分)文化的创作应学习、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2)但与此同时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同时在文化创作中应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分)在文化创作中应立足实践,(2分)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在内容、形式、机制、体制、传播手段方面实现文化创新。(1分)3.材料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10分)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今天,爱国主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的力量源泉。(2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6分)②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唯有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2分)(若从“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4.材料二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塑造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移孝为忠、崇尚老年本位、维护封建统治等一些非理性、非人性的因素。当前,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孝道,应该是以“爱”为核心,以平等、民主、互爱为主要特征,以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