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三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飞****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三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择题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被专家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1~2题。1.“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河西走廊D.四川盆地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人工降雨D.植树造林解析:第1题,云贵高原多岩溶地貌,降水多顺缝隙渗入地下,使得地表水资源贫乏,造成“工程性”缺水。第2题,由题干知,“工程性缺水”是因地质环境特殊、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针对此原因,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答案:1.B2.B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土地利用结构图,回答3~4题。3.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解析:第3题,由土地资源构成图可知该地山地较多,而由土地利用结构图可知该地开垦力度较大,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4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草),调整农业结构。答案:3.B4.B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属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节流措施有()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③海水淡化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开源”又属“节流”的是()A.海水淡化B.开渠引水C.改进灌溉技术D.污水资源化解析:第5题,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开源和节流两种措施。开源主要包括修筑水库、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节流主要包括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第6题,污水资源化也就是将原来不能利用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成为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所以属于“开源”;原来的淡水资源利用后被污染,在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利用,节约了用水,又属“节流”。答案:5.C6.D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据此回答7~8题。7.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A.人地矛盾B.人与科技的矛盾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D.人与发展的矛盾8.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A.大面积开垦荒地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人口素质解析: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答案:7.A8.C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9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10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答案:9.C10.D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给农作物施用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散落在土壤中,有些性质稳定的农药在土壤中可残留数十年。一部分农药随空气漂移至很远地方,或被冲刷至水体中污染水源。在被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时,残存的农药又可能被农作物吸收。材料二下图为农药污染及其侵入机体的途径示意图。据材料分析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的危害,并说出治理土壤污染的对策。解析:根据农药污染及其侵入机体的途径示意图可知,过度使用农药会污染土壤、水源、大气,增加害虫抗药性,杀灭害虫天敌,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人畜中毒。治理土壤污染需从源头做起,控制土壤污染源,另外还要合理喷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