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沿江路土建工程1标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概述第一节编制说明我们以《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沿江路土建工程1标招标文件》和相关的设计图纸为基础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写的内容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特点、重点,及我们以往类似道路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我们的技术、设备、资金能力,在充分熟悉并尊重招标文件的前提下,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概述、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及材料、机械投入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第二节工程概况沿江路西起人民桥底,起点桩号K0+000.000,东至海印桥底,终点桩号K4+129.818,路线全长4.130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大部分路段为单向三车道,部分路段为双向四车道或两车道,人行道宽度不一,左幅人行道宽3.5m左右,右幅临江人行道宽7.0m左右,道路宽度约22.5~33m。本标段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1+980,终点位于海珠广场东侧。改造长度为1.98km。一、主要设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2)、道路测量、检测及现状路况调查资料;3)、《广州市市政道路建设指南暨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方案设计评审会议纪要》(穗市政园林要【2009】35号);4)、《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沿江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的报告》(穗建科办【2009】162号);5)、《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初步设计优化会议纪要》(市政园林纪【2009】3号);6)、《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道路升级与“四位一体”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工作的会议纪要》(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二零零九年七月十四日);7)、《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无障碍及非机动车道设计工作的会议纪要》(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二零零九年七月十四日);及其余相关会议纪要等。二、技术规范、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2.1、主要技术规范及指引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8)、《广州市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项目广场及人行道建设管理指引》9)、《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10)、《广州市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设置细则》11)、《人行道装饰井盖的结构及安装技术规范》及其余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等2.2主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混凝土及预制构建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道路宽度:22.5~33m;3)、计算行车速度:50km/h;4)、最大纵坡:1.218%;5)、最小坡长:40m(受既有路面标高及交叉口限制);6)、平曲线最小半径:150m(拟合既有道路中心线);7)、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一般2879m,凹型:一般2313m;8)、竖曲线最小长度:40m;9)、路面设计轴载:BZZ-100;三、改造原则及内容1)、维持原有平面设计,拟合既有道路中心线;2)、拟合纵断面,水泥砼+沥青罩面段路面抬高4cm,沥青砼路面段抬高1cm;3)、缘石采用花岗岩材质,平石、数池压条、人行道压条采用仿岗岩材质;4)、针对人行道病害进行处理,临江南侧原有人行道保留,北侧与南侧统一;5)、维持既有交通标志、标牌,重划交通标线;6)、根据小北路建设经验,将既有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带99式护栏更换为北京护栏;7)、将既有雨水口更换为双篦平入式雨水口,将既有排水井盖更换防盗井盖。四、路面现状调查及检测4.1、交通量调查数据沿江路的交通荷载主要为客运车辆,如小轿车,小面包车和大客车。这三类车中小轿车和小面包车在车重、轴距、车长等方面参数相近。各类车型中以客运车辆为主,主要是小客车、长途客车与城市公共交通。伴有少量大货车。4.2、路面病害及PCI值根据检测报告及现场调查,本项目路面病害主要有横裂、纵裂、车辙、沉陷、网裂及反射裂缝等,各类型病害分布较零散。分段简述如下:1)、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