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对建筑进行防烟分隔或建立防烟封闭避难区。对建材和家具进行阻燃、消烟处理;喷洒化学消烟剂或水雾消除(xiāochú)烟气中的有毒成分及烟尘粒子。三.防火分区(fēnqū)、防烟分区(fēnqū)的概念四、防排烟系统分类(fēnlèi)2.机械排烟分为局部排烟和集中排烟两种方式,也叫负压机械排烟方式。利用排烟机把着火房间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到室外(shìwài)的排烟方式。局部排烟方式是: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排烟;其初投资高,而且日常维护管理麻烦,管理费用也高。集中排烟方式是;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内设置排烟风机,通过排烟口和排烟竖井或风道利用设置在建筑物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shìwài)。排烟稳定,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比较复杂,需要有防排烟设备,要有事故备用电源。3.防烟加压送风对疏散通路的楼梯间进行机械送风,使其压力高于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而这些部位的压力又比走道和火灾区高些。从而可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4.密闭防烟方式对于面积(miànjī)较小,楼板耐火性能较好、密闭性好并采用防火门的房间,可以来用关闭防火门使火灾区与周围隔绝缺氧而熄灭。当发生火灾时将着火房间密封起来,这种方式多用于小面积(miànjī)房间。五、防排烟系统的组成(zǔchénɡ)与原理(2)排烟口的平面位置应按以下两个规定:1.每个防区面积按500m2划分;2.防区内任何地点(dìdiǎn)到排烟口水平距离小于30m,如图所示。2.机械排烟系统的组成该系统是使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由挡烟(活动式或固定式挡烟壁,或挡烟隔墙、挡烟梁)、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fámén)、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成。如图所示。当排烟风机负责一个防烟分区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当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根据计算所得(suǒdé)的排烟风量,选择排烟风机,并附加漏风系数,一般取10%一30%。房间和走道的排烟系统与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台用前室的排烟系统应分开设置。并且每个排烟系统,排烟口数量不宜超过30个。3.机械加压防烟系统的组成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由:加压送风机、风道、送风口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该系统的风源必须(bìxū)吸自室外,且不应受到烟气的污染。一般情况该系统与排烟系统共同存在,图示。加压送风风量,通过送风机和管道送入防烟区,宜每隔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加压送风机,应设有备用(bèiyòng)电源。送风管道上不应装防火阀。第二节防排烟系统的设置(shèzhì)原则与要求1.自然防排烟建筑条件的限定以下(yǐxià)建筑中可以采用自然防排烟手段:除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以外的建筑。(1)部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净空高度小于12米的中庭;长度在20米~60米之内的内走道;地面上和地下室的房间;(2)设施(shèshī):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的洞口、可开启的外窗等。(包括电动开启的外窗)开口位置:空间的上部(3)开口面积: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bùyīnɡ)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bùyīnɡ)小于3.00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bùyīnɡ)小于2.00m2。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bùyīnɡ)小于走道面积的2%。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bùyīnɡ)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bùyīnɡ)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机械(jīxiè)防烟部位(1)部位:对于(duìyú)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封闭避难层(间)。注:(2)正压标准: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fēngbì)避难层(间)为25Pa至30Pa。(3.)风口楼梯间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平时宜常开。前室加压送风口平时宜常闭,火灾时打开与着火层上下(shàngxià)相邻层的风口送风。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4.)风机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保证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接与室外空气相联通;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宜与排烟(páiyān)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