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仪表简介3.1概述在过程自动化中要通过检测元件获取生产工艺变量,最常见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四大参数)。检测元件又称为敏感元件、传感器,它直接响应工艺变量,并转化成一个与之成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这些输出信号包括位移、电压、电流、电阻、频率、气压等。由于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种类繁多,且信号较弱不易察觉,一般都需要将其经过变送器处理,转换成标准统一的电气信号(如4~20mA或0~10mA直流电流信号,20~100KPa气压信号)送往显示仪表,指示或记录工艺变量,或同时送往控制器对被控变量进行控制。有时将检测元件、变送器及显示装置统称为检测仪表,或者将检测元件称为一次仪表,将变送器和显示装置称为二次仪表。检测——实施正确控制的第一步3.1.1测量误差(3)允许误差3.1.2仪表性能指标[例1]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0℃,其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解仪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例2]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0℃,工艺要求该仪表指示值的误差不得超过±4℃,应选精度等级为多少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解根据工艺要求,仪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结论:校表:选表:(2)变差——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同一台仪表对某一变量进行正反行程测量时对应于同一测量值所得的仪表读数之间的差异。注意:仪表的变差不能超出仪表的允许误差。(4)灵敏度和分辨率灵敏度:仪表的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的比值,即灵敏度=△Y/△X对于模拟式仪表而言,ΔY是仪表指针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灵敏度反映了仪表对被测量变化的灵敏程度。分辨率(仪表灵敏限):仪表输出能分辨和响应的最小输入变化量。(5)动态误差由于仪表动作的惯性延迟和测量传递滞后,当被测量突然变化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准确显示出来,这样造成的误差。注:在工业生产中被测量变化较快是不能忽略动态误差。3.2温度检测3.2.1温度检测方法非接触式:测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接触,而是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交换,或测温元件接收被测对象的部分热辐射能,由热辐射能大小推出被测对象的温度。优点:从原理上讲测量范围从超低温到极高温,不破坏被测对象温度场。非接触式测温响应快,对被测对象干扰小,可用于测量运动的被测对象和有强电磁干扰、强腐蚀的场合。缺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测量误差较大,且结构复杂,价格比较昂贵。3.2.2热电偶根据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可知: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后,只要该导体两端温度相同,热电偶回路中所产生的总热电势与没有接入第三种导体时热电偶所产生的总热电势相同;同理,如果回路中接入更多种导体时,只要同一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也不影响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值。因此热电偶回路可以接入各种显示仪表、变送器、连接导线等。分度表:当θ0=0℃时,与温度θ对应的数值表。(非线性)分度号:与分度表所对应的热电偶的代号。常用热电偶类型:普通型热电偶铠装热电偶多点式热点偶防爆型热点偶表面型热点偶铠装热电偶的特点·热响应时间少,减小动态误差;·可弯曲安装使用;·测量范围大;·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扁接插式铠装热电偶多点热电偶适用于生产现场存在温度梯度不显著,须同时测量多个位置或位置的多处测量。广泛应用于大化肥合成塔、存储罐等装置中。防爆型热电偶的原理防爆热电偶是利用间隙隔爆原理,设计具有足够强度的接线盒等部件,将所有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都密封在接线盒腔内,当腔内发生爆炸时,能通过接合面间隙熄火和冷却,使爆炸后的火焰和温度传不到腔外,从而进行隔爆。特点·多种防爆形式,防爆性能好;·压簧式感温元件,抗振性能好;·测温范围大;·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无固定装置吹气型热电偶通过吹进氮气或其它气体,将有害气体送出保护管外,从而提高热电偶寿命。是30万吨合成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测温装置。(2)补偿导线解决参比端温度的恒定问题。补偿导线要求:价格便宜,0~100℃范围内的热电性质与要补偿的热电偶的热电性质几乎完全一样(3)热电偶参比端温度补偿(测量的准确性)例如:用镍铬-镍硅(K)热电偶测温,热电偶参比端温度θo=20℃,测得的热电势E(θ,θo)=32.479mV。由K分度表中查得E(20,0)=0.798mV,则E(θ,0)=E(θ,20)+E(20,0)=32.479+0.798=33.277mV再反查K分度表,得实际温度是800℃。3.2.3热电阻无固定装置热电阻装配式热电阻防喷式铠装热电阻端面热电阻——适合于测量电厂汽轮机及电机轴瓦或其它机体表面温度。微型热电偶/热电阻——适用于狭小场所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是纺织、绦纶等行业业不可缺少的温度测量装置。炉壁热电偶/热电阻适合于